非典后遗症患者生存现状:一扶墙手掌骨折

小蕊| 2013-04-23 11:04:00
阅读()

 

    政府部门怎么看?

 

    2003年非典之后,关于非典后遗症的报道并不多。

 

    为了了解目前非典后遗症患者的状况,记者联系了北京市卫生局宣传中心。

 

    该中心的一位副主任表示,非典时期,我们国家疾病防控比较落后,再加上当时传染病本身已经控制得差不多了,防治重点放在了慢性病上,传染病医院都要关了。当时国家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也不够,就靠几个防疫站,也没有什么经费。“跟我们的观念也有关系,当时不太重视公共服务,坏消息不愿意说,老百姓也不知情,非典到底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也没有应急机制应对突发事件。”该副主任说。近些年,一些病毒,像不断产生的禽流感、甲流、猪蓝耳病等,使得政府又开始重新意识到传染病的问题。

 

    他表示,当时很多事情也是无奈之举,比如说当时的北京某三甲医院,它本身不是传染病医院,没有经验。当时它没有床位,把过道作为急诊室,空气不流通,但要是不收留病人,就又会造成新的传播。

 

    “国家越发展,越关注民生,越关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该副主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非典对我国公共卫生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传染病汇报大网络已经健全,传染病疫情每天都要上报,还研制了各种疫苗。”该副主任举例说,2012年房山发大水之后,北京市卫生局就迅速做了全面的消毒防疫工作。

 

    成立非典基金是否可行?

 

    随着媒体对非典后遗症患者报道的增多,社会上一些个人和团体开始关注和帮助这个特殊的人群。但是,当一些好心人士把钱汇给他们时,他们却花不了这些钱。

 

    “没法弄,你说把这个钱给谁,大家都缺。后来商量了一下,只能把这些钱先放着了。”方渤说,“听说香港有针对非典后遗症的基金会,说不定哪天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基金会了。”

 

    2003年11月7日,香港立法会批准,拨款1.5亿港元设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即非典)信托基金,为非典病故者家属以及部分非典康复者和非典疑似患者提供援助。

 

    方渤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03年非典结束以后,北京市对非典捐助的款物做过审计,一共是7个多亿,花了5个多亿,还剩两个多亿,我们跟市政府提过这个事情,希望利用这部分钱,做一个非典基金,用于改善非典后遗症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

 

    记者查阅了北京市审计局网站,证实了方渤上述的数据。2003年9月3日,一份题为《北京市审计局公布全市防治非典社会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的公告中写道,“非典疫情发生后,市、区县两级捐赠中心和慈善协会、红十字会、卫生部门等,从4月21日接受第一笔捐赠至7月31日,累计接受捐赠款物77522万元,已分配使用54274万元,占70%,结存23248万元,结存的捐款已全部缴存各级财政专户,结存的物资在各接受部门存放。”

 

    方渤认为,北京市政府应该成立非典基金,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帮助他们这个困难群体。他说,“我们身体不行了,家庭破碎了,工作也没有了,我们自己真的难以摆脱这个困境。”。

 

    “现在是重度残疾,万一哪天卧床不起了我该怎么办?我老了怎么办?” 方渤拍着腿说,希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见政府把病友们的问题给解决了。

 

    非典后遗症患者骨质疏松致手掌易骨折,他们的生活现状堪忧。像这样的非典患者是否能够政府的生活困难补助呢?或者政府或者卫生部门是否对这些非典患者进行治疗,让他们能够健康生活呢?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