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生局统计2010年市民人均看病少花百元
本报记者 方芳 市卫生局昨天公布最新统计完成的本市卫生总费用与核算报告,数据显示,本市人均一年看病花费为1033.67元,比上一年少花百元左右。市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上一年的27.78%下降至24.92%,已提前完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30%的目标。
北京人均卫生费用全国最高 市卫生局副局长钟东波介绍,本市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处于全国较高水平。2010年筹资总额813.6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6%,包括政府用于医院建设、公共卫生服务等的全部卫生财政投入;社会卫生支出;居民个人看病费用支出。卫生消费弹性系数为1.17,即本市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卫生总费用就增加1.17%,卫生总费用增速略快于GDP增速。
本市人均卫生总费用全国最高,达到4147.2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卫生总费用比2009年增长12.08%,人均水平比2009年增长0.26%。
2010年,全市社会卫生支出386.86亿元,其中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商业健康保险费、社会办医支出分别占79.12%、16.53%、3.93%。社会卫生支出比2009年增长24.04%,主要由于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快速增长,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增强了卫生筹资的可持续性
市民人均一年看病花千余元
数据显示,本市居民个人医疗费用支出逐步下降,就医负担逐步减轻。2010年,人均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为1033.67元,比2009年下降10.3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一年看病花费为1056元,比2009年下降11.70%;乡村居民人均一年看病花费897元,比2009年下降1.38%。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而言,北京居民实际就医负担的指标在国内处于中等水平。本市个人就医负担降低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因为医保面扩大,报销比例提高,更多人受益;其二政府增加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减少了医院的创收压力,间接减轻患者负担;其三是卫生部门加强了对医院的管理,通过治理滥用抗生素、设置临床路径等措施,减少患者医药花费。
在社区医院看病的人多了
统计显示,流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费用增速为22.40%,高于县医院15.58%和城市医院16.68%的增速。流向社区卫生机构费用的比重比2009年提高0.33个百分点,而城市医院和县医院则分别下降0.19个和0.13个百分点。
钟东波分析,这表明北京居民就医逐步出现向下流动趋势,分级医疗政策初见成效。在社区医院看病的市民更多了。
外地人看病花费300多亿元
此次卫生部门用两种方法计算本市卫生总费用,一种是筹资来源法,即从政府、社会和居民个人筹集到的卫生资金总额,达813.64亿元;另一种为机构流向法,即卫生资金在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分配,总额为1152.95亿元。
两者之间产生了339.31亿元的差额。钟东波解释,造成差额的最主要原因是北京承接了大量外地人的就诊需求。
这意味着2010年,外地人在北京看病的总花费超过330亿元,占到卫生总费用的三成多。业内专家表示,由此看出,北京要缓解看病难不仅要从本地入手,同时要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推进层级就诊。
新闻追问 为什么最新数据是2010年的?
市卫生局表示,一般来讲,各行业、各地区的经济数据统计分析报告通常都要滞后两年左右,所以2010年的统计与对比分析,已经是最新数据。此外,北京卫生总费用数据汇总涉及中央单位、军队系统、市属单位和各区县单位,数据庞杂,收集上来需要一定时间。
据透露,2011年的数据正在抓紧统计,最快将在今年6月份公布,但近一步的统计对比分析则要更晚一些才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