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必须重典治乱

jswei69| 2012-03-08 17:33:07
阅读()

  近年来,“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事件不断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贵州贵阳市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孙诚谊代表发现,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通过媒体曝光和老百姓检举才被揭发出来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主动发现的问题较少。他认为应当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一个权威的公开的信息渠道,是我们主动预防问题的关键。”他说。

 

  风险监测是国际上早有共识的食品安全科学监管制度。2010年卫生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国启动监测工作,将粮、油等日常消费食品列入监测范围,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向监管部门提出建议,使监管工作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2011年,被称为“食品安全天气预报员”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成立。该中心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专门从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心研究员严卫星委员指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事件频发。在食品安全领域,风险评估交流相对薄弱。应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全面掌握和分析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污染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还百姓一个“放心餐桌”,化解大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焦虑。

 

  关键词:重典治乱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40多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但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仅为12万家左右。“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薄弱、装备落后,还没有真正形成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整合的食品龙头企业。”严卫星委员认为,这种现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中小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做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产品,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他建议,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

 

  孙诚谊代表认为,我国食品监管环节多、链条长,容易产生监管死角,暗藏食品安全隐患。要建立食品及相关领域的行业标准,明确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能权属,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同时防止监管部门懈怠职守、推诿责任。

 

  重典方能治乱。2012年,我国将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重点清理、取缔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全面排查并严厉惩处制售、添加“地沟油”和“瘦肉精”等违法犯罪活动。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自立委员提出,应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多个环节,准确采集食品质量相关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以此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

 

  给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给企业法人建立“食品安全道德档案”,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加工企业信用档案”,完善食品安全信用的信息评价、跟踪记录、信息共享制度体系,对食品加工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才能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