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等教育质量待提高 关乎中国崛起

程程| 2015-06-03 09:02:00
阅读()

 

港媒称,随着劳动人口的下降,中国内地在廉价劳动力上进行竞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工资上升的情况下,生产正在转向自动化或转移到海外。如果说劳动力的数量推动了中国内地过去的经济增长,那么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将决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从年轻的(25岁到34岁)大学毕业生数量来看,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到2020年,中国受教育的年轻人将在全球同龄人当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质量将决定这些人是推动还是阻碍中国崛起。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规模有了显著扩张,但其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对这个月参加高考的900多万学生来说,进入中国一流大学的几率并不高。海外也有好大学,它们在全球的排名更高,获得入学资格要更容易些。所以中国学生们正蜂拥前往海外求学,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报道称,新加坡是唯一一个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排名进入前10的亚洲国家。其成功背后的秘诀是连通性——与国内经济和国际社会接轨——而非投资。在这一点上,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排名第6位,而中国内地的排名是倒数第5。新加坡的大学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大学的教职人员有很多海外人才,包括许多在中国出生的人。

 

今年中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50万人,远远高于本世纪初的大约100万人。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翻了一番,增加到2400家。这样一个“大跃进”意味着高等教育体系很难保证质量。因此,毕业生的质量常常参差不齐。除非你从一流大学毕业,否则就业前景很不确定。不过,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找工作相对要容易些。在这种背景下,北京正在考虑重新平衡教育体系,可能把600所大学转变成以职教为主。

 

在提升学术质量方面,中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中国出生的学者在全球学术人才库中构成了一股重要的力量。从1978年到2014年期间,350万学生出国留学,在此期间有大约一半的人回国。很多人在国外一流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中国可以吸引更多最好、最聪明的留洋人士回国,以提升自己的高等教育质量。

 

不过报道认为,一些已经回国的人可能也会选择离开。互联网限制让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困难。新加坡政府很少干涉大学管理。它的四所大学当中有三所由外国人领导。

 

报道认为,随着中国从适应创新转向发明创新,它需要换一种思路——去质疑而不是去接受现状。如果没有一个和国际接轨、对外开放的环境,怎么能够发展创新?在推动中国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北京的领导人意识到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但他们还得想想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后者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接受培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伟大的创造性人才?

 

相关新闻阅读:全国政协委员:教育机构不应拒绝“地贫儿”入学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