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医疗”给医患关系敲警钟

程程| 2015-04-22 17:35:00
阅读()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医学界》杂志的调查显示,85.8%的医生表示,因担心产生医患纠纷,他们在行医时采取过“防御性医疗”,以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那么,什么是“防御性医疗”?

 

“防御性医疗”也称“自卫性医疗”或“防卫性医疗”,具体表现包括:要求患者做各种不必要的化验、检查,回避收治高危病人,回避高危病人手术及难度较大的特殊处置,带有推脱责任性质的转诊及会诊等。

 

从“大道理”上说,即便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也应本着职业精神积极地救死扶伤,而不该采取消极、不负责任的“防御性医疗”。但从人之常情的角度说,医生也是人,同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当然会担心遭到病人及其家属的辱骂、殴打甚至残害,害怕挨领导批评、吃医疗官司以至于丢掉饭碗。所以,在医患纠纷频发、医生动辄得咎的大环境下,很多医生采取“防御性医疗”,有着或多或少不得已的成分,并非不可以理解。

 

“防御性医疗”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过度检查以及不必要的转诊、会诊,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同时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比如回避收治高危病人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与医院救死扶伤的本职相违背。更为重要的是,医疗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临床上的积极探索,当医生忌惮医患纠纷而缩手缩脚、如履薄冰,时刻想着怎样规避责任而不是勇于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将会导致临床医疗技术裹足不前。所有这些弊端,说到底都是对患者不利。“防御性医疗”揭示了一个简单道理:医患关系恶化没有赢家,而最大、最终的输家是广大患者。

 

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重建医患互信、缓和医患关系。一、以严厉手段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医闹”,维护医务人员的人身、人格权利,尤其是,地方政府不能以维稳思维对“医闹”姑息迁就。二、健全医患纠纷解决机制,既不能“不闹不解决”,也不能“一闹就让步”,解决纠纷过程要透明,结果要公正,充分保障医患双方的正当权利。三、坚持医疗公益化改革方向,让医院回归公益属性,让医务人员不再为“创收”所累,把心思和精力用于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四、加大医疗投入,均衡医疗资源配置,逐步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关新闻阅读:缓解医患关系要减少医院与病人争利现象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