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秦淮供暖分界线是“时代错误”

喵酱| 2014-11-17 16:51:40
阅读()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高中地理课上面那条经典的秦岭淮河分界线,这条线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而对于南方人们来说,和他们联系最密切的是——这也是中国集中供暖的分界线,这条线以南,在冬季,是没有集中供暖的,而让南方人们非常郁闷的是,在冬天,南方阴冷潮湿、冰寒刺骨的天气,似乎更加需要集中供暖措施。故而在历史上,关于秦淮供暖分界线的合理性,也曾多次被探讨。令人诧异的是,近日美国媒体业竟也发文称,中国秦淮供暖分界线的划分是“时代错误”。

 

在毛泽东故乡韶山长大的谭慧燕(音),仍记得冬天走进其家门时的感觉:冷。“我们老家的人总是说,冬天的家里比外面还冷,回到家里就得穿上更保暖的衣服。”

 

从2004年开始定居北京的谭女士表示,她不愿在冬天回老家。尽管韶山的室外温度或许高于北京,但她仍然无法忍受当地可降至10℃以下的“室温”。“我只能每两年与父母过一次年,每次只能团聚两三天,实在忍受不了老家的室内‘寒冬’。”

 

1月份,韶山气温可降至零下5℃,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为7℃左右。但中共官员近60年前划定的一条关键分界线,已将中国分为冬天供暖季是否集中供暖的“两重天”,而谭的老家就位于“不供暖”的一侧。

 

本周六,即每年的11月15日,随着中国政府的集中供暖工厂烧起锅炉,并在未来4个月内将滚滚热流送入千家万户,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北的城市居民开始喜上眉梢。而那些生活在该分界线以南—甚至咫尺之遥的居民,将经受没有任何暖气的冬季。

 

这条漫长的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苏联援助下为城市居民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但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严峻能源短缺,于是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淮线”就成为集中供暖的界限。

 

这种“不公”并不容易解决,而中美领导人本周宣布的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或许已使该问题变得更为艰难。清华大学教授江忆表示,政府不太可能为南方所有城市居民提供集中供暖,否则中国每年将多烧5000万吨煤炭。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民众生活水平改善,秦岭淮河供暖分界线正日益被视为“时代错误”或“不合时宜”。有些城市甚至曾因大量市民同时使用电热器而遭遇大面积停电事故。有学者认为应以室外温度作为判断当地是否提供集中供热的决定因素。两年前,一些中国政协委员还提交过将集中供热向南扩展的建议,并相信中国政府已具备此能力。

 

相关新闻推荐:中国人寿命跟烧煤供暖有关?污染是世界的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