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承认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不完善

喵酱| 2014-09-17 17:18:16
阅读()

 

环境保护部16日召开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编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表示,虽然我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初见成效,但应急管理还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应急预案尚不完善。

 

在保定市成功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环境保护部要求各地及时修编本地预案,京津冀地区争取在10月底前完成修订完善工作,为今冬重污染天气应对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秋冬季节到来,北方将逐步进入采暖季,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概率有所增加。据介绍,目前,各地重污染天气预警方案还存在定位不准、重要概念含糊,组织机构权威性不够,预案衔接性不够、体系不健全,预警能力不足、预警制度不完善,响应措施操作性不强、措施力度不够等问题。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看不中用?

 

2013年,“雾霾”是名符其实的全国性关键词。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中国的雾霾天创下52年来最多。为了应对重度污染天,我国多个城市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出台了应急预案。眼下又到雾霾高发季节,预案是否真正落实?实际操作中遇到哪些难题?

 

预案仅仅是预案?

 

实践是检验应急预案效果的唯一办法。一年来,多地都启动过预案应对重污染天,在实践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2013年12月22日19点32分,天津市环保局通过微博发布启动Ⅲ级(黄色)重污染天预警的消息,通知立即采取Ⅲ级预警响应,其中强制性措施有车辆限行等。但随即,天津市交管局否认了要进行限行的要求。

 

2014年3月,北京市出现长时间雾霾天,北大附中校长提出北大附中初中部停课一天,随后被海淀区教委叫停。

 

不论预案的“朝令夕改”,还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乌龙事件”,都反映出应急预案存在的一些缺陷。

 

首先是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从2013年11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始,在前后不足半年的时间内,众多城市相继出台了应急预案。时间仓促导致很多城市的预案面孔“雷同”。

 

事实上,每个城市的污染源不同,应急预案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别。否则,千城一面,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事倍功半,缺乏可操作性。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的专项实施方案有待补充。应急预案涉及到环保、交通、教育等多个部门,而目前的应急预案只是简单地表述要停课、限行,具体到各部门是否有相应的实施细则?是否能相互衔接?比如有的方案提出了机动车限行措施,但如何实施和保障,提前多久、以何种方式通知,在相应的专项实施方案中没有进行详细规定。这些虽然是细节,但都影响到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最重要的是,很多城市的应急预案没有明确违反预案的惩罚措施,让预案缺乏权威性和执行力。而一些地方在应急时出现部门联动混乱的现象,也折射出对部门间进行协调的规定不足,以及对预案执行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

 

相关新闻推荐:京津冀空气重污染持续 环保部加强预警

微微健康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谢谢合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