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受虐超七成 受害者易转变成施暴者
在网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儿童与青少年被家长、老师甚至是同学虐打的事件,特别是日前传出的一段“光背男殴打少年”的视频,不仅让人心痛被打的少年,也让大家开始反省,为什么那些殴打者会形成这样的性格。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北大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进行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有74.8%的儿童(16岁前)经历过不同形式的虐待,施暴者主要为家长、老师以及同学,而更令人堪忧的是,这些受害者极易转变成施暴者。。
过半遭受过躯体虐待和精神虐待,性虐待情况不容忽视
这项调查访问了全国6个省市的3500余名大中专在校生,并请他们回顾16岁前所受到的虐待。结果显示,躯体虐待与精神虐待发生的最多,而男性是较严重的受害者。总的来看男性有64.2%,女性有45.1%受过躯体虐待,男性和女性又分别有65.7%和55.4%的人受到过精神虐待。细分之下,针对男孩的徒手殴打与羞辱则是最常见的虐待情节,分别有54.6%和35.9的男性表示遭受过上述虐待。性虐待情节相对发生较少,但仍有四分之一的受调查者表示遭受过此类虐待,其中女性是主要受害者,受害比例达28.5%,但男孩受到性骚扰或性侵犯的也并非少见。
家人、老师、同学是主要施暴者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受暴力侵害的主要场所。被家人或老师进行体罚与羞辱是人们熟悉的也是最常见的虐待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暴力除来自老师外,还来自学校同伴的欺侮。数据显示,羞辱、性骚扰与侵犯、徒手殴打是最高发行为。
受害者往往变身施暴者
调查还发现了暴力倾向与成长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童年期遭虐待越多,越容易做出暴力举动。报告童年期有过不少于7项虐待经历的受调查者分别有38.5%的男性和17.2%的女性在过去的一年中曾参与或卷入过斗殴。这些人的危险性是无虐待经历者的6.1倍(男性)和16.5倍(女性)。因此在谴责暴行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施暴者的成长经历。然而74.8%的中国儿童遭受过虐待这一事实,让人必须警惕可能造成的恶果,也必须重新审视所有中国儿童的成长环境。
相关新闻:济南幼儿园里那些被掌飞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