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到底都“转”了什么?

vivi19| 2013-10-22 11:53:30
阅读()

 

转基因领域已澄清但仍被反复炒作的几个问题

 

罗云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塞拉利尼事件

 

2012年,法国科学家塞拉利尼在国际毒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报告了利用小鼠进行了转基因玉米两年期的慢性毒理实验,实验得出长期食用转Bt基因玉米引起实验鼠普遍患癌的结论。

 

该文章随即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欧盟相关食品安全部门组织专家对该实验进行科学评估,然而评估结论认为塞拉利尼的实验设计与实施缺乏重大缺陷。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和荷兰等六个欧盟成员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都得出了否定塞拉利尼实验结果的结论。最后欧盟食品安全局在考虑了塞拉利尼本人的申诉说明后最后做出了塞拉利尼的实验数据不能支持其实验结果的声明。

 

2.帝王蝶Monarchbutterfly事件

 

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Losey等报道在实验室以拌有转Bt玉米花粉的马利筋草喂养帝王蝶幼虫可导致死亡,因而认为转基因威胁非目标昆虫。“环境主义”组织据此提出应限制转基因玉米的生产与销售。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专家们对该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结论是,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帝王蝶并无威胁,同时,美国中西部转Bt基因玉米占玉米面积的25%,但田间的帝王蝶数量却很大。美国环境保护局进一步指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应以野外实验为准,而不能仅仅依靠试验室的数据。

 

3.巴西坚果事件

 

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在对大豆作品质改良时发现巴西坚果中有一种蛋白质富含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并将这一基因转到大豆。但他们发现一些人对巴西坚果有过敏反应,而且引起过敏反应的正是这一蛋白。他们随即对带巴西坚果蛋白的转基因大豆也进行检验,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对这种转基因大豆也过敏。于是该公司取消了这项研究计划。

 

这件事一度被说成是转基因大豆引起食物过敏,显然不准确。但从另一方面看,说明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地防止转基因食品成为过敏原。

 

4.山西、吉林老鼠死亡

 

《国际先驱报》在披露了这一事件后,农业部组织专家对两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国际先驱报》所描述的现象存在。当地的玉米品种先玉335也不是转基因品种。该事件纯系谣言。

 

5.转基因食品会影响生育

 

广西医科大学的一个课题,调查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发现大学生们的精子活力很低,当人们在分析各种原因时,正好有报道说广西政府与美国合作引进美国的玉米新品种。于是,一位“专家”突发联想,说是引进美国的转基因玉米造成的。于是,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件便这样联系在一起了。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经澄清,引进种植的根本不是什么转基因玉米,只是外国公司的常规品种。说食用转基因玉米影响生育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其实,影响男性精子活力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压力较大等因素,都是造成现代人精子活力异常的“凶手”。

 

6.所谓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的问题

 

据美国农业部(USDA)2011年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按种植面积计算,美国种植的88%的玉米、90%的棉花、94%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品种。

 

每年用于食品加工的玉米是60324万吨,大豆用于食品加工的是48678万吨。同时,美国出产的68%的玉米、72%的大豆以及100%的甜菜用于国内自销。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