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村”接连曝光矛头直指水污染

bobo| 2013-08-12 14:53:47
阅读()

 

 

须正视地下水危机

接受采访的“癌症村”村民普遍希望,能够尽快改善他们的生态环境,同时弄清楚到底村里的疾病与饮用水不安全是否有关,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应成为污染的转移地。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中捷农场暗访发现,当地多个村就处于一个化工业园区的周边,区内化工厂大小有十几家,一些厂区内不时散发着刺鼻的味道。而据附近村的村民反映,这里的化工厂都是被其他省市淘汰后转移到这里的,在当地最长的已有十多年,他们都认为村里的水就是被化工厂污染的。

 

“总说建设新农村,别的不说,空气和水对老百姓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这都没法保证,还谈什么新农村!”辛庄子一位姓孙的村民说,“俺家3个孩子都买净化的水喝,老担心脏水影响他们的生育能力,赶快跟政府反映一下,让这些化工厂搬走吧!”

 

慧聪水工业网指出,“癌症村地图”或者确有疏漏。在细节与实证方面,也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就权威学术机构与官方职能部门不同程度的印证来说,未必是空穴来风。它说明我们在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中,城乡环保差距也呈现出了“二元化”趋势,城市污染问题值得关注,农村污染也不能掉以轻心。

 

郑春苗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淮河以北10多个省份约有3000万人在引用高硝酸盐水;农村约有3.6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揭示了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的地下水危机。

 

要求改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有部分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派人到“癌症村”里的进行调查水质及疾病情况,对这些村的环境进行科学评价,而不是总落入先看到媒体报道,然后再听到政府部门否认的怪圈里。

 

杨则东表示,癌症发病与常年饮用水受污染,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需要有专业机构进行调查研究,目前没有专业的研究不应轻易下结论。张波则认为,仅凭部分村民的反映,就称一个村为“癌症村”有点过于随意,建议由卫生部门进行医学调查,而不是轻易地给一个地方戴上“癌症”的帽子,而引发恐慌。

 

有关专家认为,“癌症村”背后的污染直接关联的是排污企业,但引进和批准企业政府部门也难逃干系,但往往受到影响的村民只有硬着头皮接受被污染的事实,建议建立责任追溯机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污染企业坚决关停,采取措施积极恢复生态,并对政府及有关负责人追责。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