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杭州小伙分类垃圾换来iPhone5
开始冲着积分去 现在已成了习惯
王杰之所以这么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起因是之前垃圾没分类被社区批评了。
社区实行垃圾分类,每户分发的绿色袋子专门用来装厨余垃圾,王杰有时不注意,把其他垃圾也扔在绿色垃圾袋里。后来居然接到了社区的电话,提醒他注意。“原来每个垃圾袋上都有编码,可以知道是哪户扔的,而社区也有专人会查看。”
正在以垃圾分类为题目撰写毕业论文的王杰突然意识到身边的变化,并得知了垃圾换积分的活动,于是把自身的经历和社区的做法也加在了论文里,并开始参与垃圾换积分活动。
王杰的论文题目是“中日都市垃圾分类对比”。日语专业的他论文也全部是用日文撰写。“之所以以这个为题,是因为去年的一次日本旅行。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你基本上是看不到垃圾桶的,因为他们的所有垃圾都会带回家统一分类后再扔。在日本,每年年底,政府公布第二年垃圾回收的安排表,哪一天回收什么垃圾上面都写得十分详细,一周一个循环,日本的垃圾分类已经做了几十年,垃圾分类工作可以说十分细致入微。而老百姓已经把垃圾分类变成了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
王杰说,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他感受到的是中日在垃圾分类上的巨大差距,但是这次参与垃圾分类换积分活动让他看到了希望。
“其实真的不难,如果说一开始是奔着iPhone5去的,3个月下来我多了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垃圾分着分着变成习惯了。”
杭州3年产生的垃圾 可以填满一个西湖
去年,全杭州产生了281.5万吨垃圾,这个数字意味着,3年的垃圾就能把西湖填满。而从居民源头进行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填埋、有效利用资源最好的方式。记者从杭州市固废中心了解到,通过3年多努力,截至今年6月,杭州已有1179个小区的60余万户家庭参与了垃圾分类。
另外,今年,杭州还出台了《杭州市机关事业单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也就是说,下半年,机关事业单位的垃圾房里也将放置分类垃圾桶了。
“杭州小区垃圾分类的水平不断进步,效果比较明显。今年杭州将再推316个小区,实现生活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财政每年仅在垃圾袋上的投入就达亿元,但问题依旧有很多。”杭州市固废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主要问题在于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不高,以今年6月数据为例,投放准确率为72.6%,分类准确率为69.9%。“接下来,我们会在小区垃圾投放现场增加劝导和监督力量,帮助市民做好垃圾投放工作。也希望有更多市民能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投放中。”
寻找一种可以解决垃圾的方法是城市管理者非常烦恼的事情,但是如果垃圾都进行分类之后,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回收利用,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垃圾的问题。市民们自觉的进行垃圾分类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垃圾分类是大事,它关系环境的健康,关系我们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