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可人际传播 经黏膜唾液同居人中传播

mybase16| 2013-06-04 23:11:12
阅读()

  我国目前报告H7N9病例约130多例,其中26例死亡,死亡率20%左右。H7N9经研究,可以通过粘膜、唾液在同居者间人际传播,要多加小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教授提醒,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不能因为公众关注转淡而渐渐变淡,特别在今年入秋的时候,要格外谨慎,做好普遍流行的防控准备。
 
  秦川在参加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发出了上述提醒,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从实验室大量的动物实验结果判断,H7N9禽流感并不会在短期内大规模集中爆发,但可能会在未来继续流行,目前已经确认病毒会通过黏膜、唾液等途径,在同居的人之间传播。
 
  目前国内报告的13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有26例死亡,秦川认为,20%的病死率对于一种传染病来说实在太高,需要尽快加大力量对病毒进行研究,以降低致病力和病死率。
 
  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柳叶刀》刊文证实,鸡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源头之一,而H7N9病毒至少从四种不同的鸟类病毒处获取了基因,包括浙江鸭、韩国野鸭、中国鸡和野生燕雀,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迁徙的候鸟感染到鸭群再进一步感染到家禽体内。
 
  新华社消息称,一个国际研究团队23日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说,动物实验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密切接触实现有效传播,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表明H7N9病毒进一步进化后具有引起流感大暴发的可能。
 
  研究人员在声明中指出,由于H7N9病毒可感染人、猪、雪貂等哺乳动物,因此对这种病毒的防控需要同时考虑到其他家禽、家畜和宠物,受感染的人或者动物可能在出现症状前就开始较高浓度地排毒,这可能会出现并不典型的感染症状,因此,对疫情的防控绝不可掉以轻心。
 
  秦川的判断与这个研究团队的判断有相似之处:未来可能感染H7N9禽流感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像流感一样普遍,但随着对病毒的认识,人感染致病的后果未必那么严重。
 
  秦川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女科学家高层论坛中做的《对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思考——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专题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5年中,从动物身上传染到人身上的疾病一共有38种之多;有1407种病原体可能导致人类致病,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原生动物和真菌等,这些病原体中,有58%都是来自动物;有177种病原体一旦“出现”或者“再次出现”,都可能在人类中广泛传播。
 
  对中国来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平均每年都发生1个以上的新发传染病。2000年以后,对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就有SARS、H5N1禽流感、甲型H1N1禽流感、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等疫情发生。
 
  病原体之所以如此容易地在人类中传播,秦川分析与生活方式有关,现在人类居住得更加密集,交往也更加频繁,频繁的旅行更容易将病原体散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变暖的气候为病原体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去已经被公众熟知的方式外,让传染病风险提高的的因素还包括人为破坏野生动物聚集区。人类在这类区域大量地活动,一边破坏生物多样性一边从事动物非法贸易,破坏生态平衡的同时把很多不该食用的野生动物送上餐桌。
 
  秦川判断,未来从动物传染到人的疾病很可能会越来越多,可能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为此,秦川呼吁善待动物,远离传染源。她反对人和动物有过于亲密的行为,接触动物后要洗手,避免将野生动物带进社区,禁止滥捕滥杀、吃野味的行为,“必须与动物亲密有间”。
 
  “我们不能老像消防队员一样,来了疾病就堵。”秦川说,传染病的防治不仅在治病中体现,根源上的问题还是生物间的和谐,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地震频乃,瘟疫蠢蠢欲动,几波瘟疫过去了,现在H7N9开始流行起来,触动国人的神经。也许H7N9过后,H7N10又来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关键词: H7N9 人际传播 同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