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马否认“塑化剂超标”称符合国家标准
深圳酒类行业协会人士也认为,塑料管道再怎么溶解,塑化剂含量也不可能高出中国检测标准这么多。
上海酒类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瞿一鸣告诉记者,一般高端洋酒品牌不太可能用塑料管,国外啤酒都使用不锈钢管道输送了,何况是价值含量更高的蒸馏酒?即便是塑料管道,管道和酒接触的时间很短,一秒钟流过几百公斤,塑化剂超标含量应该不严重。
瞿一鸣猜测问题可能出在包装上,如酒瓶塞子。如果塞子不是软木,而是用塑料材料制成,塞子和酒直接接触并长期浸泡,完全可能导致塑化剂超量超标数倍。
影响不大
“干邑”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该地白兰地酒每年销往中国市场的数量庞大,此次卷入塑化剂风波,无疑将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酒类专家认为,由于此前中国市场很少关注进口酒质量问题,此次名牌干邑白兰地被曝光塑化剂严重超标,整个进口酒行业可能都会受到重新审视。
不过,瞿一鸣认为,此次事件对干邑酒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洋酒是一批批进入国门,每一批都会检验。
早在去年,质检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进口的蒸馏酒样品中,有部分样品检出微量塑化剂,但未作进一步说明。
瞿一鸣说,越来越多的洋酒往中国市场拓展,一些品牌在中国设立子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国内代理商和经销商进入,货源渠道不一,中间环节难以控制,质量也难以把握。
但中国白酒市场借此份额得到扩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陕西泸州老窖经销商孙进已在白酒行业浸染六年,他对记者说,洋酒在一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高,但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仍然很低。
瞿一鸣补充道,对中国白酒市场影响最大的是今年三公消费削减力度的加大,而非塑化剂或洋酒,并且洋酒在中国一线城市蒸馏酒的市场份额也不超过40%。
中国酒业协会网站上的消息显示,虽然受到了限酒令、塑化剂等事件的影响,但2012年中国酿酒行业的整体发展依然强劲。2012年1~12月份酿酒行业总产量7202.25万千升(含饮料酒及发酵酒精),同比增长5.67%;2012年,一二线白酒企业继续保持了高速的产能扩张趋势,酿酒行业上市公司2012年的业绩报表中,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超过50%,联想、中粮等资本频频出现在酿酒领域。
白酒塑化剂超标对人体有危害,或加重损害人体肝脏等,严重还会危及性命。因此,白酒洋酒塑化剂风波必须有个交代,企业别把消费者健康当成谋利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