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流行态势严重
微微健康网获悉,在我国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传染病,而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流行态势严重,有80%以上的结核病病人是来自农村。
中国的结核病病人有80%以上是农村人口。耐多药的结核病与不恰当的治疗相关,耐药菌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已经是造成中国耐药结核病流行的重要途径。
“艺术家之病”幽灵不散
结核病的历史就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历史上,结核病曾掳走无数天才的性命,雪莱、肖邦、勃朗特三姐妹、鲁迅、萧红、林徽因等,这份名单可以拉得很长很长,因而,结核病甚至被称为“艺术家之病”。
人类与结核病数千年的缠斗直到上世纪中叶才看到曙光。从1940年代开始,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一大批抗结核药物被相继发现,开启了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时代,全球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到了1980年代,人们开始相信,结核病将像黑死病、天花那样,成为历史书上的名词。就在人们对抗击这一古老疾病过分乐观的同时,结核菌却在悄悄地进化中逐渐积累了越来越强的耐药性。
在此情况下,世界卫生组织在1993年首次向全球发出“结核病危急”的通报,1998年又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有150万人死于结核病,在传染病致死率排行榜上仅次于艾滋病而位列第二。
古老的“白色瘟疫”幽灵之所以再度萦绕人类,正是因为结核菌形成耐药性而重新“集结”。对于结核菌耐药性的形成过程,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主任医生高孟秋介绍说,人类的基因具有错配修复功能:如果母代基因存在突变,出现微小差错,子代基因就会自我修正过来。但是结核杆菌却没有这样的功能,它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下一代繁殖就会复制同样的“错误”,并被复制繁衍下去。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的背景下,结核菌这种看似低级的特性反而成为一种进化优势。逃过抗生素追杀的少数“错配的”细菌,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成优势菌群。
起初,链霉素的使用,使结核菌很快就对其产生了耐药性。于是人们开始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办法,并一直沿用至今。而随着联合用药的开展,结核菌也衍化出对不同药物的多重耐药性,甚至有对所有药物都耐药的菌株。现在,根据细菌耐药程度的不同,结核病又被分为耐多药、严重耐药和全耐药三个“等级”。
根据世卫组织2010年的最新数据,全球耐药结核病正处于创纪录的水平,而全世界将近一半的耐多药结核病病例发生在中国和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