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礼品价格疯涨 “灰色渠道”成推手
30年儿童节礼品飙升5000倍
“荷包蛋、染上了红色的水煮蛋、炒米饭……这些基本上就是30年前的儿童节礼物。”
柳州市太东小学的退休老教师朱敏鸿回忆:上世纪80年代前期,整个国家刚刚迈上改革开放的步伐,老百姓兜里没钱,还处于物品稀缺的年代,平时吃个鸡蛋什么的也比较稀罕。因此,从幼儿园到小学,染上了红色的水煮蛋、茶叶蛋成为老师家长为孩子们庆祝儿童节的礼物。
朱敏鸿说:“这个礼物,价格最贵的时候不过0.2-0.3元/个。”
随着收入水涨船高,“儿童节”礼物呈现出快速飙升的势头。90年代中期的时候,随着全民“读书热”的出现,从古典名著到时尚漫画,“大部头”的书籍成为儿童节的重要礼物。广西师范大学附中教师李林波说:“城市里的孩子每年儿童节要花费几十乃至一两百元在购买书籍上,不管买回家后是束之高阁还是认真阅读。”
2012年儿童节前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的家长和孩子早就不满足于儿童节各式各样的礼物了,爷爷奶奶送“早教套餐”,父母送“基金定投”,几乎成为最为时尚的产品。
网民“爱相伴”做了这样的统计:“早教套餐”一份最少每月3000元,基金定投每月500元,即便按照最少开支上千元来算,比30年前涨了5000倍。这样的涨幅谁受得了!
“灰色渠道”促礼品价格狂飙 礼品观念须改变
“别以为这些东西都花家长的钱,不少都是通过单位报销的方式来冲销账目的。”南宁市一家大型百货连锁店的店面经理陈澜向记者透露。
陈澜说:“六一前夕,不少前来店里购买购物卡、办理‘城市通’的,都是要送给孩子、老师或者家长相互之间赠送,超过80%以上的购买者要求提供发票,发票的名目绝大多数是办公用品、办公耗材等。”
从事财务多年的潘美红告诉记者:“几年前还可以用餐票冲账,这几年税票检查的力度越来越大,餐票额度也有限,就都成了办公用品或者宾馆酒店的住宿开销。”他估算,从商场里销售出去的儿童节购物卡、礼品卡,超过一半以上都是通过此类“灰色渠道”实现的。
广西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徐健认为:“儿童节”礼品狂飙数千倍,与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有密切关系,在独生子女成为“全家宝”的时候,学校、老师、家长更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把“送礼物”等同于“促发展”。“沉湎于价格高昂礼品的下一代,能够承担起社会和家长给予的重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