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顿“农药门”疑云身后的“高傲不信任”

azsqwe| 2012-04-27 20:57:04
阅读()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调查报告,指“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均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对此,立顿茶生产商联合利华发布声明表示,“我们生产的立顿茶系列饮品完全符合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农药残留的规定,是安全和合格的产品。”

  舆论强势跟进后,关于立顿、关于国标,坊间已形成鲜明的意见倾向。于是,“含毒茶包”、“宽松国标”,一次次被复述。但事实上,仅仅依据现有证据,姑妄定论未免不智。一方面,作为独立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之操作科学性,与鉴定规范性,其实有待确认;另一方面,关于“农药残留”国标,确乎不曾接受一番公平、全面的“再审视”。

  最严肃的叙述,当是“立顿茶包被某环保组织检出高毒农药”,而非“立顿茶包,被检出高毒农药”。轻易略去“行为主体”,往往会造成误解,受众会认为,这是一个盖棺论定式表达。考虑到信息传播,很大程度就是“概括—简化—符号化—口号化”过程,可以想见且已被证实的是,“立顿有毒”已成最终的“舆论产品”。

  立顿是否有毒?已有信息指向“有毒”,却仍不足将之“坐实”。环保组织一纸报告,并非终极“判决”。因为,此间职能分工传统下,专业、权威、官方系统内的鉴定机构,才是理论上的唯一裁断方。因此,等官方结论出来后,公众再作行动不迟。然而,甚少有人等待,与之相反,“一说就信、急急避险”成了主流的选择。不得不说,官方鉴定机构一再的作为不力,加之食品领域丑闻连连,已然培育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世俗生存策略。

  在意见市场内,“官方鉴定”以其一贯的滞后与不靠谱,渐渐失去了拥趸。作为替代物,媒体揭黑、名人吹风、环保组织的报告,在很多人看来,成为值得信赖的内幕来源。以立顿茶包为例,尽管多数人对“绿色和平”知之甚少,可还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认可其结论”。对某方的不信任,竟演变对其他方的轻信——即便这是一家稍显陌生的环保组织,即便仅有极少量的抽样样本。

  民众心理预设的根本性改变,或许才是一切的根源。即,从前人们默认食物是安全的,不安全的食物乃异类,非充足证据而不轻信;而现在,很多人默认食物是危险的,任何人说“某物含毒”,都极易引起共鸣。一种“反权威”的立场,使得官方鉴定机构处境尴尬,民众不再信任、乃至排斥其履职。但,在民间鉴定发育不彰的语境下,那种“高傲的不信任”奢侈且危险。

  □然玉(广东市民)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