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又被质疑不锈钢锅标识不合格
随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锰析出量对人体无害”的结论公布,苏泊尔锰似乎撇清了“锰超标危害”一说,但又被质疑不锈钢锅标识不合格,陷入新一轮质量风波。
苏泊尔
撇清“锰超标危害”又陷质量质疑
悬而未决的苏泊尔锰超标事件上周五有了新进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当天发布了初步评估结果:经过极端试验证明,不锈钢炊具的平均锰析出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出自于国家权威部门的结论似乎可以让苏泊尔锰超标事件就此尘埃落定,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长严卫星的一席话却让人将目光引向另一个焦点——苏泊尔产品的质量。
严卫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评估中心出的结果只代表不锈钢炊具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不能证明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因为不锈钢炊具的质量包括耐用性、抗腐蚀性等,这些跟产品所使用的不锈钢材质相关。实际上,早在2009年哈尔滨工商局首次曝光苏泊尔问题炊具,就曾指出其“质量不合格”。
部分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苏泊尔问题炊具之所以出现锰含量超标的问题,原因在于企业生产炊具所选用的钢材以锰代镍,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
对此,苏泊尔始终表示,生产炊具的钢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记者试图联系苏泊尔公司了解质量质疑一事,但相关联系人的手机始终关机。
就这个问题,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锰主要起消磁作用,由于锰的价格相对便宜,很多不锈钢锅具都会多加入锰来代替镍、铬等材料,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虽然2011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的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中没有明确不锈钢材料锰的析出量是多少,但是该标准对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主体使用的不锈钢材料是有规定的,在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中加入锰不符合国家标准,该负责人同时表示,这种做法在行业内还是“比较普遍”的。
专家
食物接触类不锈钢制品标识
几乎无一合格
人们对苏泊尔锰超标事件的关注也引发了对整个不锈钢食具容器市场的关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董金狮告诉记者,最近他们针对不锈钢食具容器的标识进行了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可以说,就没有合格的。”
董金狮表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明确规定,在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或其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标注不锈钢类型,即不锈钢种类和牌号,但包括一些知名品牌在内,在标识上无一符合这一规定。
董金狮进一步解释,在我国,食品接触类不锈钢制品分为两类,一类叫食具容器类,即用于生产、加工、烹饪和盛放各种食品的炊具、餐具、食具及其他容器,也就是锅、碗、盆等。还有一类为不锈钢餐具,即作为直接接触食品的刀、叉、匙、筷等餐具,这两类不锈钢制品都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规定范围内,但食具容器类不锈钢制品对钢材的要求更高,“因为蒸、煮、炒、煎等烹饪过程对温度要求较高,对炊具等防腐蚀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这类容器一般要求使用奥氏体钢材,也就是镍、铬含量比较高的,通常铬的含量在18%至20%之间,防锈能力较强,镍的含量在8%至10%,防腐蚀能力较强。而餐具类不锈钢制品对钢材的要求就没有这么高,可以用奥氏体铁素体钢材,对镍的含量要求比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