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率走低 专家指出需回应公众疑虑
xiaoke|
2011-12-16 10:48:20
阅读()
副标题
要缓解“血荒”需回应公众疑虑
要缓解“血荒”,必须提高献血率和公众献血热情,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有效回应公众疑虑,公开透明献血事业和血液使用情况及相关信息。上海市血液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合作中心主任朱永明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发布及时、准确和有效的回应信息。长远来看,仍需积极争取社会广泛参与、支持无偿献血。除了深入宣传发动外,方便和优化献血环境,做好血液“开源”和“节流”,也是破解“血荒”的有效抓手。“我们将依靠新技术,延长血液保存时间‘丰季多储存’。”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表示,为了延长血液的“保质期”,从去年开始,北京市已经将应用于RH阴性稀有血型保存的超低温冷冻红细胞技术应用于普通血型。这意味着原本只有35天保存期的血液,将能在零下80℃的超低温环境下冷冻储存数年。此外,京沪等地正纷纷开展建立献血网络平台、预约献血等探索。专家建议,血液募集是公益事业,其检验、储存的成本究竟多少,应有更精细化的核算,也应逐步向公众开放查询。同时,逐步改进现行的献血者可以免费用血的激励机制,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微微健康网温馨提醒:
无偿献血能降低或延缓疾病的发生。科学家应用流体变形学和血液动态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人们献血后,会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及运送营养物资的能力增强,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脑血栓、脑溢血)及高血压的发生。又能减少癌症发病率。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下一篇:大学生捡废品凑医疗费让人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