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严重 引发“心慌”

cuteyy| 2011-12-13 09:20:26
阅读()

  今年以来血液储备纷纷告急,到冬季和春节前更为明显。“血荒”今冬又袭,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血荒”也引发了群众的“心慌”。

 

  因为血荒,

  手术都无法进行

 

  上周开始,南京一些医院陆续接到“限血令”。据悉,目前临床抢救用血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但手术用血可能要择期,或进行等待了。

 

  我省临床用血量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而血液采集总量年增长仅为7.7%。今年7月底,南京市民献血曾经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不过没能维持太长时间。到9月下旬,南京血库告急,南京市医疗机构每天手术用血需要7万毫升,但现在每天能采集到的血源只有三四万毫升,医院最紧要的是保证供应紧急用血病人。

 

  因为血荒,手术都无法进行。一些医院会动员手术病人家属互助献血。“目前常规手术、择期手术基本都停开了,血站每天只给十几个单位的急诊用血,只能满足抢救车祸、大出血病等紧急用血。”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王医生介绍说,今年以来只有春季和秋季大约二三个月时间没缺血,其它时间医院都在缺血中度过的,缺血,着急的不仅仅是医院,血站也实属无奈。“天气越冷,街头无偿献血的人就越少。目前几辆流动献血车一天只能采到60-70份血,这点血如果敞开供应,仅够南京鼓楼医院一家用。”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源科负责人王宁武介绍,如果往年属于是季节性缺血、结构性缺血的话,那么现在缺血已经是常态化了,一年四季都缺血,只不过冬季更严峻。现在正值隆冬,大学中学生正忙于迎接期末考试,市民外出减少,献血量也相对减少。目前,主要缺A型和O型血。

 

  江苏省血液中心主任孙俊对记者说,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很多人都愿意在农历年前看病,造成每年年初门诊量和入院量都有所增长。而入秋后,天气变化快,往往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的患者激增,使得秋季临床用血需求的显著增长。“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学生放假、农民工返乡的时段,采血量较其他月份往往会有所下降,因此造成供血紧张。”

  紧绷的“供需”细线上,

 

  又压“信任危机”

 

  无偿献血中的许多入选口号“献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无量”“今天你献血了吗”充满暖意,而生活中,由于医学知识的缺失,不少人对献血的安全性产生疑惑。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我省总人口献血率仅为1.1%。

 

  “许多人认为献血损害身体健康、传染疾病等,其实这完全是误传,这些观念是阻碍市民献血的老问题。其实,人体血液即使不捐献,3个月后血液细胞也会衰老死亡代谢出体外,通过正当渠道献血会传染疾病更是无稽之谈。”南京市血液中心副主任傅强说,采血过程中所有耗材都是一次性使用,况且献血而不是输血,根本不会传染疾病。他说,适量献血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有益健康。

 

  今年发生“郭美美事件”后,导致公众对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产生信任危机,无偿献血意愿明显下降。

 

  一组数据表明,2003年,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1400万毫升血源就能满足所有医院需要,但2005年就达到了近1600万毫升,2010年达到2300万毫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方面,无偿献血宣传不到位、公众对献血安全性有质疑,一方面临床用血的需求在显著增加,供需之间的矛盾如双方拉扯的细线,而今年出现的“公益危机”、“信任危机”又在这紧绷的细线上,添了一个重重的砝码。公众对无偿献血制度存在着不少疑问,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让公益事业透明、公开则是破解“血荒”难题的关键。

 

  多渠“开源”,

  别让人心“慌”荒了血

 

  “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解决血荒要做到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增加血液来源,在壮大献血队伍的同时,扩大“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应用。据了解,目前南京一些医院已经采用了“自体血回输”技术,患者术前采血,术中或术后再输回自己体内。

 

  为缓解血荒,许多医院都动足了脑筋,自体输血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以来,南京市第一医院输血科已经进行了300多例自体血回输。而在发达国家,自体输血已占输血总量的20%-40%,澳大利亚和美国占80%-90%。它除了可以稳定血源外,还因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防止传染疾病。

 

  不过专家说,这种办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献血者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需要输血;其次是血液保存时间有一定时效性,最多不超过3个月;因此比较适用于需要剖腹产的孕妇,孕妇在分娩前3个月左右可以将自身血抽出一部分以备以后剖腹产大出血时使用。对于一些择期手术患者,可在身体条件较好的时候,自己捐血备用。

 

  专家说,目前年年闹血荒,最大的问题是“靠天吃饭”,采血机制非常脆弱。专家认为,解决“血荒”问题的关键在开源,即加大宣传,让更多人加入献血“大军”。有关专家认为,比如可让手术病人的亲属、朋友、同事参加互助献血,这也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献血年龄上限由55周岁修改为65周岁;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缩短为3个月;每次采集血量不低于200毫升;建立真正意义上全国统一的‘血液银行’,使献血者在异地免费用血有保障……”省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方明认为,我国自1998年实施以来的《献血法》中的某些条款也应加以修改,这样更利于“开源”。比如其中规定18-55岁人群才能献血,可随着血液需求量的增长,欧美国家献血年龄普遍放宽至16-65岁甚至到70岁;我国规定同一人献血两次之间必须间隔6个月,与国外的3个月间隔相比,时间延长一倍。

 

  “节流”就是加强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临床用血计划,增加用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省卫生厅医改处处长李少冬认为,血站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采血量、用血量和运行成本,把公益事业的运行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特别是‘郭美美事件’之后,公益事业包括无偿献血,只有更公开、更透明,才能重新赢得公众信任。”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