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药盒”背后暗藏着多少监管漏洞?

xiaoke| 2011-11-21 17:27:37
阅读()

  11月17日公安部打击“7·20”系列特大制售假药案件集群战役在全国29个省区市170余个城市全面打响。此次行动公安部近日破获价值20亿元的假药巨案。在深入调查后警方发现,制售假药的整个利益链中最底层竟然是医院的保洁员。这些最底层的医院清洁工,有时收到一个药品包装盒至少能获利300元。

 

 

  假药凶猛,假药市场业已形成四个利益链,最底层的是医院清洁工,第二层是负责每家医院收购的中间人,第三层是收购包装盒的批发商,第四层是假药商。在暗流汹涌的假药市场中,作为利益链条之一,清洁工理应承担自己的罪与罚,不能因为身处底层或利益链条的末端,就可以得到宽宥。

 

  一个300元的假药盒,破绽百出,赫然暴露出诸多监管漏洞。首先,拷问的是医疗垃圾处理机制。2003年,国务院出台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垃圾必须进行焚烧、集中处理,禁止任何单位个人转让、买卖。无论是使用过的纱布、针头、输液管还是药品盒、药品瓶,都属于医疗垃圾,这些垃圾应该由人专门处理,试问,清洁工为何能够“擅自”据为己有?

 

  其次,拷问的是打击假药的监管机制。报道称,这起假药巨案价值20亿元,但据业内估算,我国每年2000多亿元的药品流通量中,有300亿元是假药。如此数据,委实惊人。面对假药猖獗的态势,再加上取证与认定难、网络与物流监管缺失等问题,都为司法机关打击网络售假提出了新课题。

 

  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网络售假、购假确实更隐蔽,但是更隐蔽并不意味着就无法监管,就可以放手不管。数字显示,全国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合法售药网站只有53家,其中可向个人消费者直接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则更少。其他数千家活跃在网上的药店均为“黑药店”,在高利润、低成本、低风险的诱惑下,网上非法药店不断推陈出新。所以仅仅曝光是不够的,除了曝光还应关停与严罚。当然,打击网络黑店,不只是药监部门的事,互联网管理部门也不能袖手旁观。

 

  每一种假药,轻者延误治疗,重者害人生命。对假药的纵容,就是对生命的漠视。假药泛滥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监管制度的疏漏和迟钝之处,欲遏制假药泛滥,根除假药流通的土壤,首先需要不断刷新监管的方式方法,以应对制假售价的新形势。

 

  相关链接:

 

  为有效控制假药制售,北京今年起将此类行为定为刑事犯罪,最严重者将被处以死刑。在中国今年2月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中,此前有关药品必须被证明对人体有害才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以及罚款上限均被废除。“北京似乎已意识到需要长期不懈地开展严打”,国际反假联盟中国区负责人约瑟夫·西蒙尼表示,“这令我感觉像收到了一件圣诞礼物。”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