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慢病防治陷困境 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因

jswei69| 2011-11-17 11:47:58
阅读()

  不良生活习惯越来越成为疾病的病原体,由此而来的是慢性疾病往往都是潜伏在体内,很少会察觉得到,而一旦察觉到,大多数慢病已经变成了急性病,因此,如何防治慢性病,成为了困扰甘肃省卫生厅一个大的问题。

 

  记者从省卫生厅近日召开的慢病防治专题新闻通报会上获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同全国一样,慢病已成为影响我省居民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不运动、吸烟、饮酒及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在人群中占相当比例,公众健康意识亟待加强。

 

  据介绍,慢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通常也称为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但可防可控等特点。2010年我省5个县区慢病监测点调查结果显示:18岁及以上居民中,超重率为32.4%,肥胖率为11.1%;高血压患病率为25.6%;糖尿病患病率为7.6%;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为13.6%。与之同步,5个县区人群吸烟率为27.5%,其中男性60.5%,女性0.5%;饮酒率为27.0%,其中男性为52.5%,女性为5.0%;18岁及以上居民经常锻炼(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10分钟业余锻炼)的比例仅为7.8%。

 

  通报提供的一组数据也令人担忧:2009年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高达213.00/10万,高出全国平均发病率水平18.55%。其中,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食管癌、膀胱癌、胆囊癌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肿瘤的73%。

 

  通报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短缺、各相关部门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各级慢病防控经费不足等都是造成慢病居高不下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公众对高血压等慢病危害认识不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依然普遍,防病意识淡薄。

 

  由于上班一族的生活工作不是很规律,往往都是慢性病的集中者,所以防治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如何做好日常的健康检查,如何让上班一族甘愿去进行身体的检查,成为了甘肃省,或者说是大部分省市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