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买官者为何未受“买官”事件影响?

xiaoke| 2011-10-26 23:46:44
阅读()

  据报道,湖南醴陵市法院10月24日公布一起买官诈骗案,该市某局党委书记8万元买官被骗,诈骗者徐某获刑3年半。经记者查证,买官者为醴陵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叶长华,目前仍在原岗位任职,未受“买官”事件影响。

 

  树欲静而风不止。本来醴陵市相关方面以为抓住行骗者徐某就能圆满结案,没想到先是媒体多事,挖出买官者乃是醴陵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叶长华,进而表明其不仅未受“买官”事件影响,且仍在原岗位任职,以至于引发公众强烈质疑和不满。

 

  诈骗者入监牢,买官者身居原位,这无疑让人拍案惊奇:如此离奇的判决当然不该就此终结。只是,对更公正的案情探寻,媒体和民众已经无能为力。而假如这种无力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势必让民众加深对政府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显然是有代价的——将严重伤害到政府公信。必须承认的是,目前政府公信力已经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而这与近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公共事件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有着直接关系,相关的媒体报道和舆情机构调查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虽然目前政府在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打击腐败、功能转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与公众的要求和期望仍相去甚远。

 

  就本案而言,被骗者叶长华并未行贿成功,不构成行贿罪,但其行为已违反党章及纪委相关规定,属违纪行为,应受到党纪处分。所以,一方面叶长华违纪行为显露无遗,另一方面民众众目昭彰主张明确。可即便在此语境下,当地纪委等相关部门却仍然没有问责叶长华等人的意思。

 

  其实把目光再往前延伸,我们还将发现,即使买官成功但买官行为暴露,也是无关紧要的。07年1月底,震惊全国的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腐败窝案相继作出一审判决,阜阳中院先后三任院长尚军、刘家义、张自民被判入狱。但靠给这几位中院院长行贿买官来做的界首市人民法院院长何涛等人竟然毫发无损。09年7月,安徽“白宫书记”张治安被法办,但一些从张治安那里买官的人却没有被追究。今年1月,湖北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纪委查处了恩施州原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希宁等25人买官窝案,但16名买官者未被免职。

 

  只是,如果买官者成功则可以高枕无忧,被骗也能通过报案讨回公道,进可攻,退可守,怎能遏制买官卖官的明滋暗长?出钱买官者岂不是越来越多?如果真是那样,这是极其危险的,官场也就混乱不堪、腐败丛生了,而最终受苦的还是民众。

 

  当然,即使醴陵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叶长华此次受到严惩,也仅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治标”之效,远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说到底,要想真正遏止买官鬻爵之风,还得克服目前选官制度不科学,官员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最大弊病。这一方面是要求不断完善“下选上”(“民选官”)的“选举政治”官员任用制度,加重民众在官员任免中的分量;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民众制衡官员的力量,如加强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等。

 

  总而言之,不管买官者是否成功,一旦发生此类行为,都应根据相关制度予以追责,再怎么说,也不能把买官搞成一件毫无风险的事吧?

 

  新闻事件回放:

 

  湖南醴陵市法院近日公布一起买官诈骗案,行骗者徐某获刑。但“买官”者醴陵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叶长华,至今仍在原岗位上任职。徐先后两次支取现金49900元和30000元,均挥霍一空。今年3月,见职务升迁、调动一直没有消息,叶、龙等人找到徐,方知被骗,于是报警。案发时,银行卡上只剩下100元。经查实,徐某当初出示的领导批件系伪造,这是一起蓄意而为的诈骗案件。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