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励“以房养老”市场变数不可控
10月21日,北京市民政局公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本市将采取政府引导、个人交费、企业让利相结合方式,试点探索建立长期照料护理保险。同时,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建立公益性中介机构,开展“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试点业务。
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本市老年人口将以年均17万的数量增长,处于快速增长期。到2015年,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0万,占户籍人口的23%;65周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12万,占户籍人口的15%;8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54万,占户籍人口的4%。
“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完善高龄津贴制度,将高龄津贴发放范围扩展到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高龄津贴正常调整机制。完善老年人补助医疗制度,将享受医疗补助人群范围扩展至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失能老年人津贴,研究制定低收入家庭的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补助办法。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护理员数达到50人。
编者:“以房养老”其实多年来在我国各地都有实行,但始终没能推行出去,主要是因为涉及到很多问题,“最大的就是房地产市场的变数不可控。”而且依照中国传统思想,很多老人仍难以接受把房子抵押而不是留给儿孙,而且房子还有一个70年产权问题。
相关链接:
美国:虽然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但大多数美国老年人依然以“以房养老”方式作补充。美国政府和一些金融机构也向老年人推出了“以房养老”的“倒按揭”贷款,发放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
加拿大:超过62岁的老年人可将居住房屋抵押给银行,贷款数额在1.5万至30万加元之间,只要不搬家、不卖房,房屋产权人不变,可一直住到逝世,由后人处理房产时折还贷款。
新加坡: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公益性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些机构处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