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事件深思:重建道德良心
“你是*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大替你赔偿!”,这是自称*大校长的网友写在广东被碾女童事件后的一段话,这条被称为“校长撑腰体”的微博,如今红了。“校长撑腰体”为何而红?道德与爱怎样才能坦然付出?解读这样的道德伦理密码,有时需要的可能并不仅仅是道德谴责。
比如,佛山2岁的女童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过,18名路人没有施予援手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后,10月18日,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有人建议通过立法惩罚“见死不救”,对此,有人持谨慎态度。(10月19日人民网)
或许所有经媒体报道过的,视频里对被碾压女童视而不见的18名冷漠路人,面对惨况的无动于衷,都是发自骨髓的冷漠与怯懦。或许那位肇事司机事后轻松地要求用钱私了与和解的提议,真的可以确定是没有起码法律、道德底线的“真情流露”。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肆意践踏生命的人、见死不救者就可以“去死”,就必须受到陌生人铺天盖地的指责与辱骂,甚至有必要开展一场“谴责见死不救行为”的大讨论,立法惩治“见死不救”呢?
这么说,当然不是为见死不救者的冷漠说话。面对受难者正在遭遇的苦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品咂别人的痛苦,这样的看客冷漠,当然需要纠偏与修正。但那种挥舞着道德大棒,甚至用一种话语与精神的暴力,去追击与辱骂那些犯错的人,本身是否也是一种胸怀戾气的行为?它其实表明,当社会有一种戾气存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为戾气产生的另一种不道德所击伤,而这才是重建社会道德时,真正可堪忧虑之处。
即便路过的冷漠18人,近乎是一种群体性的怯懦与自私,但这却也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价值与道德观,正在集体滑坡。否则,无以说明女童碾压事件发生后,为何仍会有那么多人,谴责这种冷漠行为,感动于救人阿婆朴实勇敢的行为。这至少说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救人于危难……这些美好的品德,依然是人们心之向往的所在,哪怕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遭遇到这样的事件时,仍可能出现片刻的犹疑。
人们为何而犹疑?就像文初所问的那样:“校长撑腰体”为何而红?道德与爱怎样才能坦然付出?在这类见死不救、救人被讹的事件中,彭宇案一次次被重提,人们抨击彭宇案成为压垮人们道德底线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为人们沦为看客的直接肇因,甚至为此要专门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的大讨论。可彭宇案在一次次被重提的时候,彭宇对受难者施以善心的身影却渐渐模糊了起来;正如在一片道德挞伐声中,救人阿婆陈贤妹那句“总要有人去帮助”,也渐渐成为这场道德反思论战中最微弱的声音。
道德当然需要反思,但善行却更应该去追忆。而要真正拯救道德、回归人心良善,与其谴责不义寻找制度的替罪羊,不如从那些义无反顾的善行中,想想如何重建我们的道德良心。这种重建,就不能仅是停留在口头讨论层面的呼吁,而更应该从文化、社会、法律、经济等多个层面去思考,它不应仅是一种法律层面的惩罚或激励,而更应建立一种对道德行为的保护秩序。
“校长撑腰体”为何而红?因为道德需要“撑腰”。而要真正从每个人内心建立起一种真正勇敢、坚韧的道德秩序,就且让自己的灵魂,回到10月13日小悦悦躺在马路上的那个下午吧,问问自己,是否能想起陈贤妹所说的那句“总要有人去帮助”。哪怕就只有这句话为我们的道德撑腰,这个社会也有了最有力的道德光荣。
编者:这是一个道德需要拷问的社会,这是一个良知正在丧失的社会,因此,有些人认为需要重塑道德,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重塑道德,道德不是重塑,而是自然形成的。因此,我们没必要讨论这种无聊的问题,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讨论如何让小悦悦不变成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