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验肺”农民工张海超移植双肺成功

bobo| 2013-07-12 18:18:42
阅读()

4年前的河南民工张海超当年为了表面自己患上“尘肺”,用“开胸验肺”这一壮举证明他患了职业病。历经多年病痛折磨后,近日,他终于成功换肺。现在,他使用别人的双肺呼吸,医生表示,他的新肺功能接近常人。

 

昨天,无锡市人民医院发布消息称,张海超已于今年6月28日成功完成双肺移植,再过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出院。整个治疗大约花费了30万元。虽然术后的张海超还要终身面对排异和感染两大关,但他昨天向扬子晚报记者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他还会一如既往为尘肺患者群体维权呐喊。

 

 

 

前情回顾

为证尘肺,张海超“开胸验肺”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工作3年多后,他被北京等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由于这些医院不是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所以诊断“无用”,而由于企业拒开证明,他无法拿到法定诊断机构的诊断结果,同时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竟诊断其为“肺结核”。2009年6月他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以“开胸验肺”悲壮之举为自己证明。

 

2009年9月16日,张海超证实其已获得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

 

2013年张海超因尘肺患上气胸,医生建议换肺。

又见海超

成功换肺后,他的新肺功能接近常人

昨天,记者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七楼的病房见到了戴着口罩的张海超。精神不错,思维很清晰,只是说话期间稍微有些喘,手上的心率监测仪显示110。医生告诉记者,这两天他的心率有些快,仍然需要康复一段时间。随后,他开始了每天的肺功能训练,对着瓶子吹气,瓶中的浮子在气息的吹动下升到了顶部后再停留几秒,医生说这是在锻炼他的肺部功能。数值显示,换肺后他的肺活量已超过1500ml,接近正常人。据悉,张海超的换肺手术治疗大约花费了30万元。

 

此前,因“开胸验肺”一举成名后,张海超每天要与各种人群打交道,他说自己当初几乎没有自由的空间,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这一次来无锡,他选择了低调,与姐姐悄悄地来到无锡市人民医院治疗。为了安心治病,他一度关闭手机拒绝与外界一切往来。与此同时,医院也在为他保密,医院上下没有对外发布任何关于张海超手术的信息。

换肺

病情急转直下,必须肺移植

“这几年,我弟弟一直为尘肺患者奔走,特别是去年很少着家,一直在外地。”张海超的姐姐张海云说,弟弟的病情原来还算稳定,可能是太累,今年年初病情加重。随后,他先后入住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医院治疗。尘肺病灶形成后,张海超的病情又发展为气胸,出现肺不张,反复漏气,胸管无法拔除,需要吸氧,行走困难,而且已离不开胸腔引流瓶,走到哪里都需要有人帮忙提着引流瓶。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病情没有丝毫好转,直到被医生建议只有通过肺移植才能改变生活质量延续生命。

 

然而,去年张海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不会选择肺部移植手术,一来过于昂贵,二来必须终身服药,并且行动不便,“生不如死”。在今年2月份春节回家,张海超改变了念头。他告诉记者,患病后,他的生活质量非常差,没走几步就开始胸闷、气喘,要靠吸氧维持,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太痛苦。他想来想去决定接受肺移植,哪怕手术失败或者移植后只能活半年,他要为自己争取一次,同时他放不下父母和女儿。

苦等2个多月,才遇合适肺源

4月13日,张海超抵达无锡,见到了医院肺移植科主任、全国著名的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并进行了肺移植术前评估。结果显示其肺功能非常差,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只有0.6,而正常人达到1.8,且肺活量只有正常人的20%,同时并发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种种迹象表明张海超的症状有很强的肺移植适应症。

 

然而,由于肺源短缺,张海超需要的B型血供源又比较少,他只能等待。“当时由于无法确定手术日期,我只能等医生的电话,同时每天进行吸氧治疗等待移植供体。”5月初,张海超在人民医院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由姐姐照顾他的起居。随后的1个多月中,张海超几乎每天都在租住地呆着,牵挂在老家上寄宿学校的女儿的时候,就在节假日和孩子网上视频联系。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