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国内首个弃婴岛 很多弃婴是重症患儿

vivi19| 2013-12-17 16:24:15
阅读()

婴儿安全岛生活区域。

 

能够被大家看到的

 

只是相对健康孩子的一小部分

 

采访那天,石家庄难得一见的好天气,天空湛蓝,阳光透彻,福利院康复区内,四个孩子在保育员的带领下玩着游戏。

 

一小女孩举着杯子,向着刺透窗户的阳光,瞪着漆黑透亮的眼珠特认真地咕哝了一句,“叔叔……”杯子的水里泡着几块不规则的橡皮泥——她亲手调制的“奶茶”。

 

看到记者,几个小孩拉着记者的衣角,咕咕哝哝地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根本没有一句完整清晰的句子。

 

他们个头不高,看着像三四岁,如果不是保育员的提醒,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已经是过了5周岁将近6岁的孩子。

 

秦波说,这算是福利院状况比较好的孩子,因身患疾病,相比同龄小孩,福利院的孩子大都身体发育迟缓,智力上也有明显差异。

 

大多数人对于弃婴的认识来源于电视或者报纸,镜头下,他们渴求温暖的眼神让人不忍直视。

 

在秦波看来,能够被大家看到的,只是福利院相对健康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重症患儿,身体患有严重疾病并伴有并发症”,很多都是父母家人在专业儿童医院无法治愈而被抛弃的。

 

秦波,上班10年,毕业后即入福利院工作,他说,弃婴中像“兔唇”这样的轻微病症患儿不多见,“许多弃婴坐在轮椅上,全部依靠阿姨们照顾”。

 

安全岛红外线报警器响起的时候一般在深夜或者凌晨,铃声划破漫漫长夜,等门卫室值班人员出来时,门口的路上已是一片沉寂。

 

“决心扔掉小孩,他们应该是白天踩过点的,不想被发现。”秦波说,即便有可能追上劝说他们带走孩子,“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把孩子扔到另一个地方呢?”

 

在福利院门口这条并不宽阔的马路上,一侧是破落的厂房,或许那些扔掉孩子的父母,曾躲在夜色的墙角,偷偷地远望着自己“宝宝”就此骨肉分离,沉默,纠结,落泪。

 

壮大“安全岛”并非易事

 

石家庄社会福利院并不好找,即便是被称为“城市活地图”的出租司机,也皱着眉头思量了许久,冒出了一句,“好像是那儿,咱走着看吧”。

 

沿着槐安西路过西二环,途经一条诗情画意的小路时光街,从西侧一条并不起眼的小胡同进去,行数百米后又一岔路口,角落的牌子标识着右拐箭头和石家庄社会福利院字样。

 

路的尽头便是福利院,“婴儿安全岛”则位于福利院门口。自安全岛投入使用以来,共接收弃婴181名。但,作为首创者的石家庄,现在也仅有这么一座。

 

“媒体不应该神化安全岛的作用。”秦波坦言,安全岛的意义在于变以前的被动接收到现在的主动接收。现在的安全岛也只是缓解了福利院周边区域的弃婴问题,“收治的弃婴大概占到整个福利院收养弃婴的三分之一”。

 

石家庄社会福利院也曾设想在医院、车站、警务室等其他弃婴高发地段多设几个“婴儿安全岛”,但24小时人员值班以及场地设立都非福利院一家之力能解决。

 

仅福利院的接收流程就可管窥一斑:发现弃婴后,工作人员首先要报警,确定婴儿身份,业务科根据婴儿身体情况安排转入医院治疗或直接入福利院,接受专职医护人员的检查诊疗,之后进入隔离室观察治疗。

 

秦波说,接收弃婴过程不仅是福利院的事,还涉及到民政局、公安局、卫生局、财政局,甚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多部门的通力协作。

 

“建立一个以民政部门牵头的,公安、城管、财政、卫生、社保、规划等多个部门配合并参与、各负其责的模式,形成统一的没有缝隙的‘孤残儿童保障链’是非常必要的。”韩金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谏言。“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婴儿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呵护。”背着冬日阳光,婴儿安全岛门口的警示语清晰温暖。(来源:郑州晚报)更多精彩请浏览:民政部: “弃婴岛”与打击弃婴不背离 拟全国推广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