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16个月用同1个矿泉水瓶患上癌症

phoebe| 2012-05-26 23:50:41
阅读()
副标题  
  “塑料瓶底部的秘密”有些夸大其词
  
  “塑料瓶底部的秘密”,真相究竟是否如网上所说?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陈义镛仔仔细细看了网上罗列的“用塑指南”,他认为,有些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比如有一条提到1号塑料瓶,即我们常用的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使用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这句话明显有错。DEHP是增塑剂,确实是致癌物质,添加这种物质的目的是增加可塑性,而PET材质因为本身的特性,在制作过程中无需添加增塑剂,因此使用10个月后释放出DEHP也就无从谈起了。
  
  此外,网上的说法认为HDPE不要用来做水杯或是做储物容器,但陈教授翻阅资料发现,早在1987年,美国HDPE吹塑制品消费量中,牛奶瓶、水瓶、食物容器等就占了相当一部分比重。
  
  而段玉群提到,网上的说法是数字7表示PC(聚碳酸酯)材质,多用于塑料水壶、奶瓶、太空杯等制品上,但这已经是以往的一种标示方法了,现在的数字7,代表的是除前面6种以外的所有塑料材质。
  
  健康使用塑料制品不妨看看“用塑指南”
  

  虽然网络说法存在部分偏颇之处,但段玉群表示,有一些说法还是比较可靠的,可以作为日常参考,指导大家正确使用塑料制品。她特别提到了三个生活中大家都会碰到的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夏天车内放矿泉水备用不可取
  
  PET瓶子本身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它的使用最好在常温下,也就是在30℃以下。如果温度过高,比如超过70℃,瓶子容易变形,而且高温会导致瓶身释放出一些小分子物质,对人的肝脏、肾脏有潜在危害,但是是否致癌,目前还不确定。
  
  入夏后,很多车主会购买一整箱矿泉水放在车内做备用,但这个做法并不值得提倡,车子如果在阳光下暴晒,车内温度可以达到50—60℃,特别是仪表盘,温度已经接近PET瓶的极限温度,喝这样的矿泉水,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除了影响健康,高温也会影响水的口感,喝起来会有一种淡淡的塑料味。此外,瓶子封口会因为热胀冷缩导致密封性变差,也容易使瓶子内的物质变质。因此,最健康的方式是自带水杯,喝凉白开水。如果要买矿泉水解渴,尽量买小瓶装的,存放时避免日照,最好尽快喝完。
  
  有些环保人士会反复利用一个塑料瓶灌水喝,建议使用周期不要太长,塑料存在老化现象,而且从安全卫生的角度考虑,喝完的矿泉水瓶、饮料瓶,尽量不要反复灌装,用完就扔。
  
  用保鲜膜装高温食物的习惯要改
  
  PVC材质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建材管道、雨衣等,PVC可塑性优良,添加塑化剂后,能变得非常柔软,因此,厨房里使用的保鲜膜,超市里用来装散装食品的塑料袋,透明度较高的糕点盒,很多是PVC材质制成的,当然,这些物品中含有大量的塑化剂成分,使用起来也要特别注意。
  
  比如:不要用来盛放高温食物,如刚出锅的油条和热腾腾的稀饭、面食,不要包裹含油脂的食物或是其他直接入口的食物,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溶解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食物入微波炉前,要先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也不要将保鲜膜覆盖在食物上放入微波炉加热,以免有害物质如塑化剂等的渗出。
  
  如果要使用保鲜膜或保鲜袋,尽量选用PE(聚乙烯)材质做成的,安全性高。
  
  微波炉餐盒加热食物记得取下盒盖
  
  数字5代表聚丙烯,是全球公认的相对安全的塑料材质。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波炉餐盒就是以聚丙烯为主要成分,这种材料制作的微波炉餐盒,也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不过,直接将微波炉餐盒加热也是不安全的,因为一些微波炉餐盒的盒体以5号材料聚丙烯制造,但盒盖却是以6号材质聚苯乙烯或是1号材质PET制造,这两种塑料材质都不耐高温,在高温环境容易释放有害物质,因此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要先把盖子取下。可以选择用PE(聚乙烯)材质制成的保鲜膜覆盖在食物上,这样比较安全。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