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子游戏真可增强大脑智力?
国内专家:打游戏成瘾 或需戒断矫治
打游戏受千夫所指,被认为导致懒惰、成瘾等各种问题。例如,打游戏似乎让很多青少年无心向学、离家出走,韩国一名玩家甚至在长时间不休息连续“作战”之后猝死——这些案例刺激着家长的神经,令他们觉得电子游戏是会令人上瘾的“危险品“,必须加以禁止或者限制。
格雷认为,个别游戏玩家发生悲剧只是小概率事件,而把“打游戏成瘾”与赌博成瘾相提并论是一个误区:打游戏并非赌博,获胜不是靠运气和概率,而是类似下棋(但下棋却没有类似打游戏的指责),获胜要靠智力、坚持和反复练习——你每打通一个关卡,都要付出努力;而且,游戏一般只是让玩家在游戏内得到满足,不会有真实金钱上的输赢;游戏玩家还会从犯错误中学习,最终越玩越好。
有些人打游戏的确影响到生活,甚至造成严重的问题。格雷建议这些人可以学习时间管理。有些人打游戏是在逃避生活中的痛苦,例如家庭问题,也可以是满足基本的心理需要,跟“工作狂”类似。他举了一个例子:32岁的海伦和相伴多年的伴侣分手之后,工作也不顺心,情绪出现严重抑郁,于是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于玩网络游戏。儿童喜欢打游戏则可能是逃避家长的束缚——如果他们能够在外面自由地玩耍,就不一定终日沉迷打游戏了。因此格雷指出,发现有人沉迷打游戏,不打游戏的时候就心情不好,不要轻易得出打游戏导致他们不开心的结论,建议和他们谈谈心,看看能否找出他们生活上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王德民则认为,打游戏极其容易成瘾,是一种病理现象,其危害性较大,而我国正在起草网络游戏的成瘾标准。对于打游戏成瘾者,需要征得本人同意后实施戒断矫治,进行认知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抗抑郁焦虑治疗、抗精神病治疗等。在生活上,他建议沉迷打游戏的人转移注意力,培养新的兴趣和爱好,例如用打乒乓球等文体活动来替代打游戏。
相关调查:打游戏与暴力行为无必然联系
多年来,科学家试图证明打游戏特别是含有暴力内容的游戏,会不会导致现实中的暴力行径。美国得克萨斯州A&M大学的克里斯托弗·弗格森博士和同事追踪研究了165名年轻人长达3年,让他们打游戏之后却未发现暴力游戏与现实中的暴力存在任何关系——无论游戏的内容有多么暴力,都未发现有什么影响。该研究还发现暴力行为与现实中遭遇的暴力有关,例如父母和朋友的暴力行为。
美国最高法院曾在一桩案件中对这类研究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未能证实打暴力视频游戏会导致儿童出现好斗行为。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面对禁止或限制暴力游戏的请求时亦评估了所有相关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格雷指出,游戏玩家中出几个变态杀手、精神病患者并不稀奇,但绝大多数是完全正常的人类,而不打游戏的人之中也会出几个问题人士,个别案例并不能说明问题。
相关新闻阅读:大四学生长年寝室打游戏 因"过劳玩"致全身瘫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