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与母亲交流普遍不足 心理专家:繁忙只是借口

程程| 2015-05-09 13:25:00
阅读()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因为繁忙的工作,渐渐忽视了我们最亲、最爱的人——母亲。我们可能很清楚母亲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母亲的身心健康究竟需要什么?

 

根据本网站《关爱母亲健康调查》结果显示, 41.9%的网友能够经常陪伴在妈妈身边,超过52%的网友偶尔会陪在妈妈身边。然而和母亲每天都有交流的网友却不足40%,和妈妈交流能有一周一次的频率的网友也仅占31.5%。针对这一现象,特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美龄进行了独家对话。

 

网站:我们为什么要和母亲经常保持沟通?

 

韩美龄:老人年纪大了,受着生理状况的限制,再也不能像年轻人来去自如,加上同辈亲友日渐凋零、社会圈子日益狭小,心理上顿感孤单无助。其实,老人就是觉得孤单寂寞,以及慢慢被社会忽略的失落感,特别是失独老人。除了伴侣,子女是老人最重要的情感依恋对象。这时子女应该体谅老人的苦闷,主动亲近他们、问安、陪他们谈话,关心他们的生活,建立良好感情。

 

网站:对于与母亲长期分开的人,以及工作十分繁忙的人,有什么方法能够加强与母亲的沟通?

 

韩美龄:无论多么繁忙,都是可以抽出时间与家人相聚,与父母沟通的;无论工作多繁忙,总有休息的时间,偶尔陪一陪父母,一起吃顿饭,聊聊天的时间总是有的。就是有距离上的局限,现在的交通及通讯是如此的便捷,最起码经常电话沟通是很容易做到的。总是以距离或十分繁忙为理由,虽然有客观原因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借口。子女对待父母更多的需要用心,有心,有关爱父母的心,什么都不是问题,心不到,什么都可以成为理由。

 

网站:很多年轻人会觉得和母亲没有共同话题,不知道说什么好,怎样能够解决这种问题?

 

韩美龄:理解老人。也许他们有时会有些让我们无法接受的思想,他们有时跟小孩子一个样。其实老人跟小孩却是有点相像,他们都需要我们的照顾,他们都害怕被我们忽视。

 

网站:母亲如何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

 

韩美龄:第一、自我宽慰。衰老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老年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不能与青年人相比,在思想认识上也可能跟不上时代潮流,这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老年人要学会自我宽解和自我安慰,切莫因为衰老而产生自弃的心理;

 

第二、要尽量保持平和的心境,不勉强自己做一些力不从心的事情,切莫心急气躁跟自己过不去;

 

第三、寻找精神寄托。退休固然是件好事,可是突然间改变了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难免会使人空虚无聊、孤独落寞之感,因此很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心理变异。要消除这种情绪,最好的办法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两项感兴趣的活动作为精神寄托,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 诸如读书、园艺、绘画、音乐、书法、跳舞、旅游以及一些社会公益性活动等。还应该抽些时间走出家门多结交朋友,以使自己生活在群体的友爱之中。

 

相关新闻阅读:30年母教会脑瘫儿自立 儿想母亲节做饭给妈吃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