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案思考:打骂到底是不是爱?
“虐童”二字一出,几乎人间一片喊打,但是南京最近一起虐童事件背后,却让人不禁有些唏嘘。虐童案的背后,不禁让人思考,打骂到底是不是爱?
9岁的男孩小虎被爆出遭养母虐待,身上、背上、脸上、腿上都是伤痕,受伤的照片一经网络曝光立刻触动众怒,声势浩大,网友们从照片和养母的字眼中已经完成自动编剧,脑中如放电影般出现一个养母虐待养子的老套故事,随之而来是一片“禽兽不如”的感慨。
然而事情好像又没这么简单,很快,男孩的亲生父母现身,竟是养母亲戚,随后故事峰回路转,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能从农村到南京读书,上南京户口,男孩才从父母名下过继给表姨,而在被打事件曝光后,网友余怒未消,男孩却已经急着要回家找养母,但是此时养母已经被警方逮捕,等待她的可能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牢狱之灾。
网友对于这样的故事是很难同情的,养母残暴、生父无能、孩子气短,三方面都有可怒可气之处,环顾一周都不知道该骂谁了,随后悻悻地说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随后作鸟兽散。
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专门用于指出一些受害者不但臣服于施害人,甚至对施虐者产生感情、依赖,很多人在看到这宗虐童案后,不禁用来形容孩子对养母之所以依赖信任就是源于这种心理情结,实际上这种情结背后是“人类是可以驯养”的残酷事实。
为什么我们常说“打是亲骂是爱”?不少人甚至将之作为父母教育的圣经,因为很多人都相信,人类的教育本身是一个驯化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将一些不合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进行教化,其过程其实和驯化动物本质是一样的,通过奖励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通过惩罚提示什么行为是不对的,最后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成人世界认可的行为模式,而这样的过程就是很多成人眼中的教育。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次虐童实际是一场过分的管教,而孩子之所以不会因为皮肉之苦责怪养母,也是因为心底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责打的目的依然是对他有益的,而这个有益背后的支持就是养母可以为他提供户口、学校、城里的生活,这些诱人的条件,让毒打变成教育的一种。
我们为什么会相信毒打是一种教育呢?因为对未来的预期,我们相信,一种打骂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去做不符合天性的事情,修正行为、锻造性格,最后成为社会机器上符合规范的螺丝,然后通过加入社会机器的运作获得回报,并获得生存权利,到此为止,孩子和父母回顾整个教育过程都会感慨万分,认为打骂是值得的,驯化是必要的,教育惩罚背后的合理性是成立的。
说到底,这是一种风险最低、模式成熟的养育方式,因为和真正的教育相比,驯化目的简单,方式可操作性强,目标可以预见,整体过程可控,每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驯化目的时,责罚打骂则有助于将他拉回轨道,所以被称为爱,这是为今后的生存保驾护航。
看似美好的愿景并不是无懈可击,驯化的短板是什么?作为一个被驯化的人,需要指令去完成目标,一旦没有指令就会茫然,成人世界里庸庸碌碌、不知所谓的人难道还少吗?很多孩子在完成了家长设定的预定目标完成学业后才发现,完成驯化任务容易,但要自己设定目标很难,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在我们身边可谓大有人在。
很多父母理所当然地以为,在按照驯化目的完成全部所谓教育过程后,孩子会自动长大成人,可实际结果是他们长成了大人的样子,却永远失去了寻找自我的能力。因为他已经被驯化成社会机器的一个配件,而难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人。
孩子,从来就不是成人的附属,也不是一个弱小而没有主见的存在,如果不想像驯化动物一样让他们丧失成为完整的人的机会,还是放下鞭子,别再打了。
相关新闻阅读:湖北幼儿园虐童案 6岁女孩被打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