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引忧思 需调肝理脾

程程| 2015-04-04 09:59:00
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话道出“清明”时节人们的内心忧伤郁结情绪。清明期间天气潮湿,多雨,再加上祭祖扫墓,难免忧伤,情怀不畅。中医认为,忧思伤脾,郁结伤肝,湿阻脾胃,湿困滞气。湿邪、忧伤均会伤人,容易引起人体不适甚至生病。所以,调肝健脾、行气化湿是清明时节养生调理的重点。

 

运动,行气化湿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已入仲春,春暖花开,春色盎然,虽时有小雨,但也有天朗气清、阳光明媚的时候,适合外出踏青登高,活动筋骨,增强体质。

 

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指出,所谓“动则生阳”,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随着仲春的到来,气候渐暖,人体的阳气也由内向外透达。清明时节的踏青活动,有利于助长体内阳气生发,促进气血运行。气行则血行,适当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功能。同时,气的运行顺畅,又能促进体内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物的排泄。而且,行气能化湿,气的运行正常,可减少当前梅雨季节湿气在体内的积聚,从而减轻体倦、身重等湿困症状。但要注意的是,春季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免汗出过多,气随汗泄,反而耗伤阳气。

 

祭扫,调畅情志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扫墓、追悼先人的传统节日,人们在寄托哀思、追忆逝者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老年人更易产生落寞情绪,引起身体不适。

 

中医师提醒,春季人体肝气偏旺,肝阳升发,情绪本来就容易受影响,血压容易波动,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在清明扫墓时更要注意,不要过度伤心,以防意外发生。若近日身体不适,又容易触景伤情的老人,最好避免参加扫墓活动。

 

化湿,不宜食冷

 

清明正是一年中最潮湿的梅雨时节,此时湿气萦绕、胶着难散,人体气机运行不畅,人们常感到体倦头重、食欲欠佳或大便溏泄。湿邪困阻、湿郁气滞,首选藿香、陈皮煎水内服,有芳香化湿、行气消滞的功效。

 

湿邪易伤阳气,此时湿困脾胃,可适当吃些生姜、辣椒等辛温食物以助阳化湿,醒脾开胃。另外,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寒食伤胃,易损人体阳气,又伤脾助湿,不利于湿邪运化。”中医师说,清明时节湿气太重,一切寒凉、伤脾困湿的食物均不宜吃,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相关新闻阅读:艾薇儿遭蚊叮咬卧床5月 清明踏青风险规避知多少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关键词: 调肝理脾 清明 养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