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儿童占半数 75%来自农村

柒零| 2015-02-27 14:34:05
阅读()

 

 

缺乏专业心理疏导

 

除了经济压力,许多家庭都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家里氛围很压抑

 

1月19日,中国红基会启动2015年首次“天使之旅——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白血病先心病患儿探访”行动,志愿者分赴江西、山西两省,进一步了解患儿的生活状况。

 

中国红基会人道救助部项目主管焦晓伟介绍,尽管每年新增白血病儿童数量庞大,但随着医学的发展,通过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80%—90%可以缓解,60%—70%可以治愈。然而,白血病治疗费用最少要10万—30万元,骨髓移植费用30万—100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

 

通过走访调查,红基会项目管理部廖玲了解到,平均每个患儿家庭都有20多万元的外债。此外,白血病患儿的康复期一般为3—5年,这段时间内,很多家庭的母亲必须在家全身心照顾孩子,父亲成为唯一经济来源,更加剧了家庭的经济重担。

 

鹰潭市余江县潢溪乡的小伟今年已经16岁,患上白血病后一直辍学在家。小伟进行了骨髓移植治疗,随后出现的排异反应让他全身长满皮疹。为此小伟不愿见陌生人,每天待在家中,帮忙做点家务,一个人打乒乓球,无聊时看电视,或用手机看小说,性格越来越内向。说到家里的现状,小伟的母亲和奶奶都不住地流眼泪。

 

“由于没有专门的心理疏导,除了经济压力,许多家庭都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家里氛围很压抑。”江西省红十字会秘书长戴莹说,由于受病情的困扰,和生病前相比,大部分儿童在性格方面都有所变化,他们有的爱闹负面情绪,如爱发脾气、爱哭闹、容易急躁;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变内向、不爱说话、比较沉默、胆子小、自卑;也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生病后变得比原来懂事、坚强。

 

急需制度性救济

 

公益项目因资金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救急救穷。政府急需加快救助步伐,适当减免医药费,避免让患儿家庭掉进“无底洞”

 

在走访的白血病、先心病患儿家庭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医药费都靠家庭独自承担,大多来源于家庭存款,或者依靠周边亲友借钱,少量家庭得到民政医疗机构资助或爱心人士的帮助。许多家庭刚刚摆脱贫困,一旦孩子患上重病,这些家庭往往倾囊而出。

 

“按政策虽然可以报销30%—40%,但是很多药都不能报,一些门诊项目也不能报,每年还有8万元的限额。”从爷爷拿着的近百页报销材料看到,医保报销的费用不到3万元,“现在最怕他发烧感冒,一有状况就要去上海,去一次就要五六千元,这部分费用医保无法报销。”

 

调查发现,多数患儿都参加了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但报销额度仅在30%到40%之间。报销的药品有严格限制,一些进口药动辄几百上千,又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对于江西等中西部地区,受医疗条件所限,患儿家庭大多选择前往北京上海等医院治疗,报销比例较低、起付线较高,甚至不能报销,异地就诊增加成本。

 

戴莹介绍,近年来围绕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的社会公益项目越来越多,然而因资金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救急救穷。现有政策不仅在具体执行中存在问题,也缺乏针对患儿及其家庭的整体支持性政策设计。同时,学校方面可以设立中小学生大病互助基金,通过学生保险的方式,对重病学生进行帮助。

 

江西省红十字会副会长袁才华表示,社会救助对于重病患儿获得治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支持仍显不足。例如,在江西,目前仍有4万多名患儿需要社会帮助,相当比例的患儿得不到治疗,生存状况不能根本改善,家庭处于压力和困境之中。

 

随着白血病、先心病儿童越来越多,面对这些急需得到治疗的患儿政府应加快救助步伐,适当减免医药费,避免让患儿家庭掉进“无底洞”,不要让疾病毁了整个家庭的希望。同时也希望年轻夫妻在结婚前积极做好婚检和孕检。

 

相关新闻推荐:为救白血病儿子,父亲街头割腕劈砖卖艺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