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1省份已出台常用低价药清单

喵酱| 2015-01-30 09:26:46
阅读()

 

记者今日从卫生计生委药政司了解到: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出台了省级常用低价药品清单,平均203个品种。进入常用低价药清单的药品取消了原来的最高零售现价方式。从2014年年初实施的低价药政策开始,在解决短缺药品的措施上,放开价格和放开采购限制已经成为主要手段。

 

去年,《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出台,《意见》明确对进入清单的药品取消原来制定最高零售限价的方式,改为由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自主制定购销价格。按照卫生计生委印发的采购管理办法,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目录内低价药实行集中采购,省级药品采购机构受基层委托签订购销合同、集中支付货款;公立医院直接与挂网生产企业议定成交、及时结算。

 

此外,基本药物定点生产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根据《关于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品种实行定点生产试点的实施方案》,目前初步形成“基本药物定点生产试点协调机制”,确定了氨苯砜等7个定点生产试点品种。去年7月底已启动了定点生产企业招标遴选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去乙酰毛花苷、甲巯咪唑等4个定点品种的定价、定点生产企业招标遴选方案、定点生产企业遴选招标评审和划定中标企业供货区域等工作。

 

短缺的不只是低价药

 

最近,卫计委又出台了急救药物短缺的解决办法。医改开始后,药品短缺成为中国每年爆发一次的话题。

 

很多时候,一些关于此类事件的讨论都会把问题归结为廉价药短缺,原因在于“以药补医”,医院愿意使用价格更贵的药。当然,如果片面的以价格来论,多数短缺的药物是廉价药物。而通常被大家忽视的是,还有不少短缺的药物,会是一些没有可替代产品的高价药。

 

廉价药品便宜又好,所以短缺,这样的逻辑并不合理。正是些药物频频短缺告急,才说明医院并没有有意用更贵的药物替代他们,而是千方百计地去采购并积极使用这些药物。

 

其实药品短缺是所有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光中国,只是各国原因不同。在中国,造成药品短缺的问题根源,不在医疗机构身上,毕竟作为采购方,他们已经拿出了真金白银来买药,但是却在所在城市的市场上买不到这些产品。

 

目前,越来越的短缺药品不只是低价药了,高价药也占很大比例。最近听说在广州的三甲医院里已经买不到多吉美了。这样一款治疗癌症的高价药,都不容易找到。连高价药都已经出现了短缺,看来,药品短缺从来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单一逻辑来解释。

 

可及性难触及

 

改善药品可及性,一直都是医改需要实现的一个状态,而非目标。简单地说,就是保证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不仅是数量还有品种。但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这几乎不可能,很多新药进入中国,直到这一药物在中国专利过期,在有些三四线城市的公立医院里,也见不到那些药的身影。

 

“多吉美”的现象其实在很多城市都存在。现行的公立医院招标采购政策下,根本无法避免药品短缺。

 

在中国,药品进入医院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无论这一产品是多么伟大且治疗效果理想。都不能立即进入医院,要先通过招标才能允许医院采购。而招标几乎是一个大坑,因为有些地方好多年才招一次标,如果现阶段没计划组织招标,那么药企只能干等。

 

随后,就算公司的产品顺利地熬过了招标,但医院是否愿意让这个药进入医院的采购计划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何一个医院以前没有采购的药物,都要先通过药事委员会的审批,而这样的药事委员会会议,在一些医院,甚至神奇到3年才开一次。

 

在这样的层层阻碍下,还要找到合适的经销商和配送商把产品送进医院里。可以想象,很多高价的生物靶向药物就受阻于中国低端的物流运输水平。

 

在这一现实下,中国的药品的可及性很难提高,对于一家跨国制药企业来说,辛辛苦苦地做了很多年的工作,这些高价药品也只能在专利过期前,勉强覆盖一线、二线城市的部分医院。

 

中国在新医改之后出现的第一次大规模药品短缺就是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由于要强调基本药物的地位,很多医院都被要求配备大量基本药物,导致很多常用又不属于基药范围的药物立刻出现了大规模的短缺,这些问题直到基药增补目录大规模放开才得以解决。

 

现在,一直在征求意见的公立医院新的采购办法透露出来的信息更让人担忧,对于公立医院采购的患者自费药物在其采购药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一些暂时无法进入医保目录的上市时间较短的高价药就更难进入医院,而这只会带来更大范围内的药品短缺。

 

短缺不能后会无期

 

从2014年年初实施的低价药政策开始,就可以看出,在解决短缺药品的措施上,放开价格和放开采购限制已经成为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的共识。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药品短缺的根本原因就是价格问题,这也是大家长期把短缺药和低价药联系起来造成的误解。

 

正如之前的分析,中国药品短缺不仅仅是低价药,价格较高的药品也存在短缺。这种短缺频频出现的原因恰恰是市场渠道并不通畅造成的。

 

之前提到的多吉美的案例,需要这一药物的患者家属,甚至找到了从印度购买印度版多吉美的渠道,而且比在中国找到原研的多吉美似乎还要容易一些。

 

这种奇怪的短缺现象只能说明我们的市场依然不够成熟,还有大量的用药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于屡屡短缺的高价药,似乎制药企业应该换换思路去帮助患者,而不是在中国这种尴尬现实面前叹气。

 

对于生产这些创新药物的企业,应该毫不犹豫地建立类似“DTP”特药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药房来提高这些药物的可及性。如果患者在医院买不到药,起码可以在药房获得需要的药物。

 

现在DT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依然不够成熟,如果想更好地给患者服务,就必须尽可能让更多患者了解到这一信息,如今移动医疗如火如荼,如果DTP能和移动医疗结合,也许对于解决高价药短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互联网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可以解决高价药的采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对于中国患者来说,如果购买印度仿制药都比在中国购买原研药容易的话,那么这些药物的原研厂家实在需要深思,如何在现行政策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避免短缺。

 

相关新闻推荐:松绑低价药能否迎来“新生”?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