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就像流水线,质量如何保证?
内科检查就听了心区,叩击了肾区,连检查床都没上;外科不用脱衣,只看了颈部淋巴结;眼科就查了视力翻了眼睑,眼底没查;肛肠检查只问了一句,手指都没用……“千篇一律仪器检查,体检就像流水线作业。”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罗先生感慨道,如此走形式的体检太依赖设备,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完全脱节,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体检如同流水线,质量又如何能保证?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体检业迅速发展。定期做体检,相当于对各项生理指标的“定期审计”,也是对身体状态的一次“年检”。然而,很多人对体检质量并不满意。健康体检能否真正满足公众需求?媒体推出了“我的体检谁做主”系列报道,盘点健康体检那些事,以期引起社会关注,推动体检业更好发展。
妇科体检没隐私
上午7点半,在某机关工作的张女士就到了单位,因为9点安排女职工妇科体检。她特意提前出家门,想着早点去排队。
体检地点就在张女士所在办公楼旁边的三层小楼。单位在一层借用了两间屋子,专门请医生带着仪器来做体检。时针指向8点半,小楼门口已有七八位女职工在排队。
9点,体检开始了,门口工作人员每次清点好20人一批,进到同一个屋子里做检查。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屋子,左右各摆一张床和检查器械,床边坐着两位年纪稍大的女医生。20个人往屋子里一站,显得有些拥挤。
“今年还是没给挂帘子。”张女士嘟囔了一句,神情有几分无奈。排在队伍最前头的一位姑娘走向左边的床,慢慢躺了下来,可能是当着这么多“围观者”不太好意思,只把衣服撩开了一些,等着医生检查。医生走到床边,面无表情地说:“裤子往下拉!”姑娘“哦”了一声,只得从命。
张女士觉得虽然大家都是女性,但是检查过程毕竟是隐私,就默默低下头玩手机,尽量避免和别人四目相对。但是旁边有几个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直愣愣地盯着正在检查的姑娘和医生。
排在第五个的同事检查时,她的妇科问题比较多。医生一边查,一边把查出来的毛病大声说给另一位医生记录,接着又问起过去的流产情况、目前的房事频率以及采取的避孕方式,屋子里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正在被检查的那位女士涨红了脸,她把头转向靠墙的另一侧,躲避其他人的目光。
轮到张女士了。医生在她乳腺上轻摸了一圈说:“行!没事。”张女士明明记得去年检查说有病灶的,就跟医生说:“您再看看这边,有时候有点疼……”谁知医生倒是硬气:“你才这个年龄,肯定没事儿!”说着就要在体检单上打钩,张女士还是觉得不对,用央求的口气道,“您再给我看看吧,就这边,去年说有问题的。”医生满脸不耐烦地又检查了一下张女士说的部位,“哦……你这儿啊,还真有点问题。”张女士心想,唉,还是自己了解自己啊。
终于完成了体检,张女士回到办公室。她看到了同事小刘,便问:“你怎么还不去体检啊?”小刘没好气地说:“我可不好意思再去了,去年就在一大群人面前脱了衣服被检查,今年我坚决不检了,这份福利我就当单位没给过!”
张女士说:“其实单位安排免费专项体检,本是一件好事,但每年都让我们心里不舒服。特别是妇科体检,每次都是一大拨人,排队等半天,一次又进去一二十人,还没遮没挡的,毫无隐私。医生态度也不好,有时躺在那儿被体检医生呼来喝去的,感觉一点尊严都没有。同事们不满意,可又觉得事关自己的健康,能忍就忍了。我给单位提了好几次意见,一年又一年,可还是老样子啊!这体检真成了鸡肋。”
临时加项很无奈
“那次体检让我心里有阴影,更多的是无奈。”在北京宣武门附近上班的白领陆女士一说起去年单位组织体检,心里就不舒服。
陆女士回忆,当时单位组织去附近一家知名的体检中心体检。内科检查时,医生告诉她乳腺上存在硬块,怀疑是结节,进一步确诊需要进行彩超检测。
“单位定制的套餐里并无彩超项目,这需要自己掏钱。”听医生这么一讲,陆女士有些心慌又有点犹豫。以往体检没出现过什么问题,这次突然说有硬块,还不知道是什么,当时忐忑紧张。她想先问问学医的朋友再做决定。
医生看出了她的犹豫,说:“你都来这里了,赶紧就在我们这儿做吧!现在做还可以打八折呢。”陆女士感觉当时医生在暗示她消费,出于“花钱买安心”的考虑,陆女士不大情愿地接受了这份“好意”。
医生立刻开出一张检查单。工作人员带着陆女士去缴费。“打折优惠后是96元。”陆女士清楚地记得。
看到彩超的结果后,这位医生对陆女士说:“没有什么事。”陆女士立刻追问医生原因,医生却以“机器看得更准确,比人检查更放心”来搪塞。
“身体是自己的,我得对自己负责,不得不进这个所谓的‘陷阱’。”陆女士无奈地说。
几天后,陆女士在和同事闲聊时谈到了这次体检。令她惊讶的是,同事也被要求加测彩超,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同事的彩超费用只打了九折。“我好像还捡了个大便宜。”陆女士自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