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怀旧对心理有何影响
人人都会怀旧,这一行为对人的心理有诸多影响。越来越多的商家似乎也嗅到这一商机,近两年中国以怀旧为卖点的产品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世界心理学研究领域里,从事怀旧研究的心理学家很多,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康斯坦丁·斯蒂基特(Constantine Sedikides)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期,《生命时报》专访斯蒂基特教授,请他为我们阐述怀旧对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怀旧心理获益最大。
康斯坦丁·斯蒂基特,社会心理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心理学院自我与认同中心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与人格心理学会主席,先后任教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生命时报》:
您从事怀旧研究很多年,那么,怀旧的定义是什么?
斯蒂基特:
在心理学词典里,怀旧指的是,对过去充满感情的渴望或是满怀期待的喜爱。不过,怀旧的定义在心理学史上不停在变化。比方说,在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怀旧一度被定义为一种医学上和神经学上的生理疾病;即便是到了二十世纪初,怀旧也依旧被看成一种心理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怀旧才终于被洗脱了“罪名”,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生命时报》:
您有过怀旧经历吗?
斯蒂基特:
几年前,我离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来到英国。不久后的一天,我和一位同事共进午餐时,突然被怀旧之情所击中。我不断想念之前在美国的家和朋友,还有教堂山城中秋天甜美的气息。我的同事迅速给我下了一个“诊断”:抑郁症。但我告诉他,我并没有抑郁症患者所体验到的痛苦感觉,而且我是一个向前看的人。尽管有时忍不住会怀念过往,但这对我的心理有好处,能让我觉得生活有根源与连续性,将我的生活历程理顺,给我前进的勇气。
《生命时报》:
中国人也喜欢怀旧。调查显示,43.7%的中国人偶尔怀旧,37.5%的人经常怀旧。那么,在美国和英国有没有类似的怀旧潮呢?
斯蒂基特:
“怀旧”这一主题永远存在于各个民族与社会中,尤其会体现在商业活动中。在美国的主流文化领域里,电影和电视剧在怀旧这一主题上最具有代表性,比如电影《雨果》和《艺术家》(讲述1927~1932年发生在好莱坞的故事)的热映,再如电视剧《唐顿庄园》(讲述20世纪初英国贵族的故事)的热播,都体现出大家的怀旧情结。在商业领域,可口可乐曾推出过怀旧款饮料罐,使用了六七十年代时的包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甚至宣布2011年是美国的“怀旧年”。
《生命时报》:
对于一个国家乃至民族而言,怀旧能带来哪些好处?中国中山大学心理学家周欣悦研究证明,怀旧能在不同层面的中国民众中加强社会凝聚感,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斯蒂基特:
我同意周教授的观点。从我自己的研究来看,集体怀旧对整个群体有很多好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的认同感更强,并且更倾向于去做一些能让这个群体获益的事情。从宏观角度看,整体民族凝聚感更强;从微观角度看,在面临危机时,成员的志愿者行为会增多,捐款也会增加。
《生命时报》:
哪类人更容易怀旧?不同年龄的人,怀念的内容是不是不太一样?人们怀旧的频率大概有多久?
斯蒂基特:
研究显示,勇于自我反省的人更乐意怀旧,而专注于追求目标的人不太爱怀旧。相对年长的人在经历怀旧情绪后,通常更幸福,心理获益更多。研究发现,听音乐容易引起怀旧体验。大多数人一周都会经历大约3次左右的怀旧体验。
《生命时报》:
怀旧对个人会产生哪些影响?
斯蒂基特:
怀旧有许多好处:唤起珍贵的记忆,让我们相信个人的价值,觉得自己拥有有意义的生活;减少百无聊赖的感觉,让我们以更有意义和更积极的眼光去体验生活;让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变得更紧密,对陌生人更加慷慨,对外人更加容忍,有助于降低孤独感;亲人间、夫妻间拥有共同的怀旧记忆,他们会感觉更亲密快乐;在寒冷的房间里,怀旧会使人感觉温暖。不过,怀旧确实也有痛苦的一面,尤其是过分专注于一些负面的旧情感,容易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过度沉迷于后悔情绪中,不断想要回到过去,重新为生活做选择,这样的情绪会让我们失望、沮丧、郁郁寡欢。
《生命时报》:
如何让怀旧变成一件“好事”?
斯蒂基特: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怀旧时应注意不要过度沉迷于那些负面的情感。许多人将怀旧定义为用往事与现状对比,然后自我暗示地认为过去的生活更美好,感叹着“那些年,如果我怎样做就好了”,这样的假设会让我们后悔、难过,甚至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比如当老年人在养老院里对比现状与过往,这并不能让他们觉得未来无限美好。但如果将往事看成一种人生存在的方式,思考“我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他们则可能从怀旧中获益。注意到这一点,怀旧就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巨大的正向作用,让我们的身心都获得积极的响应,眼中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多彩。
相关新闻推荐:怀旧情结与“愤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