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药别打针能打针别输液 “一感冒就吊瓶”是害孩子

vivi19| 2013-11-20 11:27:42
阅读()

正值季节交替,广州忽冷忽热。近期,各大医院门诊迎来接诊高峰期,其中腹泻、感冒发烧患者占了一半以上。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医院,所到之处,只见“吊瓶一片”,不少医院日均输液量高达一二千人次,这一现象就连从医几十年的老医生也不禁感叹“离谱”。

 

记者走访

 

输液者中儿童患者居多

 

近日,记者对市区几家医院的输液室进行了走访。15日上午,在省人民医院、市一人民医院等输液室,输液的患儿将输液室挤得满满的。这些患者多是感冒发烧、腹泻等普通疾病的儿童。

 

“现在正是季节交替之时,气温忽冷忽热,感冒患者比较多。”市妇儿医疗中心主管护师冯丽婵说,该院平均每天的输液患者有500-800百多人次。

 

10月下旬以来,各医院收治秋季腹泻的儿童急增,就诊者比平时增加五成。“今年有的患儿腹泻情况还比较严重,高峰期平均每天都有一名患儿需送ICU急救。”市一医院临床药师陈洁还说。

 

记者随后又从省人民医院等市区的三甲医院了解到,这些医院每天门诊输液患者都有一两千人次。据了解,在这些输液者中,腹泻、普通感冒发烧的患者占到了六七成,而这其中,儿童患者又占了大约一半。另还有一些心脑血管患者。

 

部分患者主动要求输液

 

“静脉注射主要用于急症、重症和不能口服药病人的救治和治疗。”广医二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李燕屏说,在实际临床中,使用静脉注射药品存在误区,部分患者主动要求医生给予输液治疗,认为输液比吃药更有效。

 

从医30多年的李燕屏告诉记者,她接触的输液患者中,起码有两成是属于不必输液治疗而要求医生给予输液的。“有些无暇照顾患儿的家长要求给孩子输液,病好得快。考试前夕这种要求也增多。”在这些主动输液的患者中,有忙于工作的成年人,也有不少是患儿家长,而冬季要求定期输液通血管的老人也有不少。“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天内跑几趟医院,目的就是要求医生输液。”采访中,不少医生都告诉记者,有被患者和家属纠缠要求输液的经历。广医三院儿科主治医师钟鑫琪就说,自己在急诊值班时,曾遇到一个家长,因为小孩反复发烧,一晚来了四趟医院,要求输液快点给孩子退烧,医生解释无需输液物理降温即可,结果还被对方发了一通脾气。

 

“在急诊室,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市妇儿医疗中心主管护师冯丽婵说,近段时间医院每天晚上起码要接待三四百名患者,有时候一来就100多人,“平均每个医生接诊患者时间只有六七分钟,有些坚持要输液,解释不通,那就打点盐水。实际上对病情没什么用。”

 

“患者和家长的这些举动,一方面是本身不具备简单的医学常识,一方面也确实对输液存在误解。”李燕屏说。

 

与此同时,一条关于“输液的危害”的长微博也跳入记者眼帘,微博称“输液的危害等于自杀”。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输液危害性,读来让人心惊肉跳。

 

输液的危害真有这么严重吗?普通腹泻、感冒发烧是否需要输液?为此,记者特别请教了广州一些三甲医院的医学专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广医二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李燕屏说,网上有些帖子提到输液的危害等于自杀,太过夸张。但是,这位从医30多年的老专家告诉记者,输液可以说是最不安全、风险最高的给药方式。

 

“输液需刺破血管给药,称之为小手术并不为过。”李燕屏告诉记者,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包括造成一定创伤及并发症、有不灭之微粒会进入人体、侵入性操作增加感染机会、静脉炎等。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报告指出,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过敏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病例中,85%以上为静脉给药。

 

危害1

 

微粒进入血液将难以消除

 

输液的液体中,真的有大量颗粒吗?听来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真的。

 

“虽然肉眼看不到它们,但‘微粒’是静脉注射液中难以100%消除的‘副产品’。”广医二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李燕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师陈洁均告诉记者说,微粒是引起慢性输液不良反应如肉芽肿、肺栓死等的重要原因。微粒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长期留于人体,长期输液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