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风暴:反商业贿赂下医药代表何去何从

vivi19| 2013-09-30 11:34:12
阅读()

“医药代表是光明职业”

 

小金从事这个职业有5年了。一开始他也是医学院校毕业,本来想进医院,但学的是边缘学科,加之没有背景,最终还是进入了外资药企做医药代表。

 

他认为,目前社会上对医药代表普遍存在偏见。

 

“医药代表似乎成为过街老鼠,可实际不是这样啊,至少在我的工作以及接触的群体之中。”小金说。

 

医药代表的职能和职责,其实就是负责传递专业的药品研究信息给医生,同时把临床包括药品的反馈、正向和负向的信息,如实地从医生那里采集,报告给医药企业。从而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如果没有这个桥梁,对于药企来说,无法获得药品真实的使用反馈信息,而药物上市之前的临床研究毕竟是有限的;对于医生来说,也急需药品临床的相关信息。

 

小金所在公司生产的是心血管类药物,他举了一个例子——伟哥。伟哥原来是心血管的药物,就是因为在临床使用中,发现有治疗ED的作用,这个信息反馈到药企之后,药企重新进行临床研究,最终研制出了这个专治ED的药物。在这个过程中,医药代表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学术会议”应该还其本来面目

 

医药代表日常主要做什么?小金表示,不可否认,医药代表要花大量精力和临床医生打交道。他们称之为“学术拜访”。

 

医生从医药代表手中拿回扣的黑幕被广泛关注。小金表示,相比国内药企,外企算是规范很多。但是目前的状况也是事实,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下,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会被效仿。

 

小金说,对于药企与医生的沟通,本身也是有合规的审查的,有相关部门的监督。医药代表拜访医生,主要是介绍产品特性、临床研究的情况,说明能跟同类产品相比的优势。而日后还要经常去了解反馈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是有分工的,医药代表不一定要见到领导。“公司有不同部门,我们主要接触临床医生,公司商业部门同事跟药剂科沟通,院长级别有专门客户经理沟通。”

 

而更主要的就是学术会议,“自从有医药代表,就有学术会议。”他说,学术会议邀请临床医生参加,主要是分享药品使用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有的人使用经验多,有的少,有的对临床研究了解多,有的不了解。学术会议就是由对这个产品临床研究比较了解的专家,通过会议和其他医生分享用药经验。

 

药品更新发展非常快,药品上市之前的大量研究和之后的研究,医生其实是没有精力去追踪进展的。小金称,医生的继续教育,很多就是通过药企的学术会议来完成。

 

就此,记者也咨询了一位省级药物研究部门的专家,他表示,医生行业对于继续教育培训非常重视,一个医生如果不上临床看病,不经常研究最新资料,只要脱离两年,就等于废掉了。但是卫生行政部门目前除了职称考试等之外,组织培训是很少的。

 

不久前,有媒体也以《医药代表将往何处去》为题做了报道,其中提到了他们的三种工作方式,第一种是学术推广,第二种是靠人情带动销售,即和医生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来销售。第三种是靠带金销售来完成药品销售,即按照处方数量提供给医生相应回扣。

 

“但市场上具体操作是复杂多变的,很多时候可能是三种模式混合使用。”

 

药价高,不全是医药代表的错

 

“药价高是很多问题导致的。”小金表示,从药品的出厂开始,国家规定了相应的流通环节,必须经过商业医药公司,这就增加了一道成本,另外进入医院有15%的加成。

 

而这些只是台面的成本损耗,药品进入医保、进入招标,都要进行“公关活动”。“如果直接拿给患者的价格减去成本价,就认为全部被公司拿走了,完全不可能的。”

 

南京是大城市,医药公司这个渠道一般只经过一层,但是在二、三线城市,由于要向下发展,就有二级、三级乃至四级的医药公司,中间的成本就更高了。

 

记者咨询了泰州市一家药企的销售经理叶总,他表示,其实药品中间环节的征税也非常多,即使现在强调医院内开设药房,实施有限的医药分家,但进入医院药房,也需增加一道费用。

 

对于医生,叶总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医生,从小学到博士毕业,二十八九岁了才可能进入医院做医生,要有处方权得熬到三十四五岁,现在门诊费用又不高,如果没有其他补贴,医生怎么养家?”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