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谨防群体性食物中毒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近期全国相继发生多起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提醒,食品加工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卫生,未售卖完的食物应当及时放入冷柜储藏,谨防夏季高温导致集体餐饮中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指出,近期发生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场所多为集体食堂,中毒原因主要是食品加工环境卫生状况较差,食品制作过程中生熟不分,餐饮具消毒不严,食品加工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和带菌操作等导致的食品污染。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一是餐饮服务单位购买原材料必须确保新鲜,外观完整、正常,并做好索票索证、采购验收等登记工作,便于后期的溯源。餐厨环境应当保持清洁卫生,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餐厨用具应当彻底消毒,并保留消毒记录。
二是餐厨及服务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并持有健康体检证明上岗。如有身体不适应当及时就医或在家休养,不能从事餐饮相关活动。餐饮服务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生熟分开的原则,除了盛放、清洗、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要严格分开外,餐厨在接触生肉、生菜等生鲜食品后,要及时洗手。学校食堂应尽量避免制作冷荤菜,最好现做现吃。
三是未售卖完的食物应当及时放入冷柜储藏,重新售卖前必须充分蒸煮或回锅彻底加热,不要售卖隔顿或隔夜凉菜。除致病微生物外,豆浆、豆角未充分加热和误食亚硝酸盐也是集体食堂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消费者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同时注意留存可疑食物、呕吐物、分泌物等,便于后期溯源。可以打电话询问共同就餐的同伴是否有类似症状,并将这些情况反映给医生或疾控人员,便于排查病因和针对性的治疗。
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
(1)每年必须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2)食堂管理人员要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发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待查明病因、方可重新上岗。
(3)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堂人员日常的卫生操作要进行指导和监督。
集体食堂应当建立预防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当在食堂就餐的人员中有2例或2例以上在进食相同食物后短时间内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未进食的人员没有发病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是否为食物中毒,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