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列为精神病惹争议 青少年心理受影响

vivi03| 2013-06-23 14:17:35
阅读()

 

 

网络成瘾9条诊断标准

 

1.渴求症状(对网络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戒断症状(易怒、焦虑和悲伤等)

 

3.耐受性(为达到满足感不断增加时间和投入)

 

4.难以停止上网

 

5.因游戏而减少了其他兴趣

 

6.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游戏

 

7.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

 

8.用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性情绪

 

9.玩游戏危害到或失去了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对话:“将网瘾纳入精神疾病有利于防治”

 

就为什么要将网瘾纳入精神病新病种?本报记者采访了网络游戏成瘾9条诊断标准的制定者陶然主任。

 

记者:您是如何想到要研究制定网瘾医学诊断标准的?

 

陶然:我工作的部门在2005年以前,接到网瘾的孩子,有人就质疑这是病吗?2005年我们团队接收了200多个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慢慢发觉这是病。因为很多孩子玩网络游戏不上学,这在生物学叫做社会功能受损,是一种疾病。最严重的是不上学,不工作,友谊、人际交往也没有,日常生活不规律。

 

记者:您得出网瘾9条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陶然: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是精神疾病必须具备两点:第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第二,社会功能受损。网络成瘾的孩子都具备这两条。

 

我们通过8年对5500多个临床病例的治疗和研究,找出网瘾孩子共同的规律,最后得出这9条标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1200个样本,将1200个病人的各种临床表现记录下来,然后统计症状,看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凡是高于50%的症状都保留,最后过滤出目前的9条诊断标准。

 

记者:网瘾被纳入精神病新病种后有不少网友表示质疑,您怎么看?是否存在将精神病扩大化的问题?

 

陶然:我认为忌讳精神疾病这个词并不利于预防和对症治疗网瘾。在医学上精神疾病分为重度和轻度,重度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疯子”,而轻度精神疾病种类很多,比如赌博成瘾、购物成瘾、性成瘾、工作狂,包括玩网络游戏成瘾等等统称为非物质成瘾,这些病症都和大脑功能有关,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精神疾病。

 

研究表明,所有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大脑组织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萎缩。因为玩游戏不需要你太多的思考,医学上就会形成“废用性萎缩”,大脑只要兴奋一个区就够用了,所以网瘾无疑是一种精神疾病。研究表明,只要每天玩网游6小时以上,半年以后,其大脑前额叶的葡萄糖代谢下降15%,我们通过核磁、脑功能检查,大脑氧代谢下降了8%。大脑和人体的其他肌肉一样,用则进,不用则废。如果一个孩子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他的社会化大脑的进程就被打乱了,出现情感麻痹等症状,其注意力、情感能力、情绪表达能力,都将严重退化。大脑功能出现变化是精神疾病的重要诊断标志之一。

 

微微网健康新闻编后语:网瘾确实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并不能因此而将网瘾定义为精神病,并且,将网瘾定义为精神病从真正意义来说,对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提供了哪些帮助?不仅令有网瘾的青少年心理承受巨大打击,甚至给没有网瘾的青少年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期担心自己患精神病,最终导致真的会患精神病。希望专家们三思。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