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急功近利 种种乱象呼唤政府规范

vivijk120| 2012-11-28 08:59:01
阅读()

  国家鼓励社会投资办医院,就是民营医院,但是民营医院急功近利,信誉成问题:夸大医疗力量、过度治疗、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并且难于监管。乱象呼唤政府规范民营医院。

  

 

  不惜血本打广告过度检查牟暴利夸大病情宰患者

 

  民营医院急功近利引发诚信危机

 

  “现在大家一提民营医院,马上想到的就是‘营利’,行业里的确有这种唯利是图的风气。有些商人把医院当企业办,眼里只有利润,既没有过硬的医术和规范的服务,更不会投入资金搞技术创新,走的是短期谋利的路线,这是不长久的。”一位医疗领域内专家毫不客气地说。

 

  近几年来,民营医院纷纷进入医疗领域,国家先后出台过至少10个鼓励社会投资,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文件。然而,在民营医院快速发展的背后,是长期混乱的经营环境,不少民营医院走上了靠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牟取暴利的歪路,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加强监管、完善法规,规范准入门槛,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乱象频生信誉受损

 

  一位患有白内障的古稀老人,看到某民营医院打出“白内障慈善手术”广告时,兴冲冲地报了名。到医院后,被要求先进行检查,老人花了千余元,最后被告知:不适合手术。至于检查费,属于自费并不返还。

 

  还有一位妇女千里迢迢到上海治疗不孕不育,在某民营医院门前被另一个门诊部的“医托”拉走,骗去近万元。她回到这家民营医院,医院很“仗义”,把她受骗的钱要了回来,结果是出了狼窝又入虎穴。在这家医院看病花掉了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债。

 

  有知情者透露,一些民营医院的运作套路基本一致:一是定位于治疗不孕不育以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的“冷门”,业内俗称“下三路”;二靠不惜血本、铺天盖地的广告砸开市场;三是过度检查,费用远高于公立医院;四是夸大病情,甚至干脆把没病的也说成有病。

 

  一位曾在上海某民营医院工作的医生说,他的离开,就是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一些做法超出了他的道德底线,很多患者迷信医院广告,对基本医学知识也一无所知,成了好欺哄的“弱势群体”。

 

  据了解,去年第三季度,上海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查处了上海长江医院、上海天大医疗美容医院等52家民营医疗机构,这些医院在互联网、自制印刷品发布违法医疗广告,或篡改经审核的医疗广告内容。

 

  上海药监局稽查处一位负责人也透露,上海市每年查获的假药中,有三分之二都来自于民营医院,且其中大多为没有知名度的药品。

 

  记者在上海瑞金医院随机采访了一些门诊病人,他们对记者说,之所以选择公立医院,一是因为医保,二是民营医院的信誉成问题。就是没有医保,他们也情愿选择公立的,因为国家开的放心。

 

  卫生部医政司原司长、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会长于宗河说,部分民营医院存在“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夸大宣传医疗力量、治疗效果或者对患者实施过度治疗,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从而影响了民营医院的整体形象。

 

  急功近利难以监管

 

  据有关方面统计,上海市民营医疗机构的均匀治愈率仅54.36%,考虑到上海公立医院中三级机构较多,承担了上海市及全国疑难杂症的救治,从疾病构成角度看,社会医疗机构的质量水平明显低于全市均匀水平。而民营医疗机构拥有的卫生技术职员只占全市总数的6%;床位数占5.9%;均匀注册资金小于1000万元;占地面积不足1400平方米;提供的门急诊服务只占同期全市门急诊总量的6%。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局副局长郑益川在分析部分民营医院急功近利时说,投资者和管理者分离,这是最大问题。投资者总是想尽快收回成本,使得民营医院院长非常为难,尽管他们多数都是有医学背景、有医德的,但处于这种矛盾的时候,也只能选择妥协。

 

  于宗河表示,在政策设计上,民营医疗行业的定位应该以非营利性为主。一些地方把民营医院当做企业来对待,是理念和政策的迷失。目前,国家针对民营医院的专业准入门槛太低,有钱就能办医院,这种发展方向走偏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兼职教授蔡江南指出,我国最早起家的一些民营医院,不少都是由一些对医疗行业根本没有经验的人从事经营和管理,他们追求快速发财。而不少真正懂行的专家想办医却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暴露了一些监管上的问题。现有的一些政策和规章制度,也给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制约。其中最核心的,在于与人事管理有关的制度和规定。例如,医生人才目前完全是医院或部门所有制,使得民营医院无法得到高质量的医疗人才。再加上难以进入社会医保的覆盖、面临税收政策等压力,民营医院几乎无法与公立医院在一个公平、平等的平台上竞争。于是,就不得不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完善法规规范运作

 

  “目前申城民营医疗机构中非营利性的还不到4%。”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投资医疗事业要有正确的经营理念。资本逐利是题中之意,但“不同于办商场或者买房产,医者仁心,办医院先天就带有公益性质,社会医疗机构不能一味向钱看。”

 

  “开办民营医院无疑是必要的,关键是政府如何鼓励、扶持、规范的问题。政府不扶持,他们就可能要倒掉。”一位曾在民营医院工作的管理人员说。

 

  其实,民营医院办不好除了经济利益上的问题外,整个社会风气道德的大滑坡也给了这些民营医院追逐利益,唯利是图的大环境。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