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地沟油:黑作坊用地沟油产花生 两家机构检测结果迥异
用不合格的原材料竟能制作出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这样的鉴定结果让公安机关大吃一惊:难道邱宏革使用的不是地沟油?
带着这样的疑问,公安机关立即将扣押油品送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经疾控中心检验,邱宏革用于生产“酒鬼花生”、“酒鬼瓜子”小包装食品的食用油中,苯并(a)芘(一种高致癌物质)不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10)要求。
在仔细查看了徐州市某鉴定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后,记者发现,19项检测项目中并不包含苯并(a)芘。也就是说,《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GB16565-2003)对于油品的检验标准滞后于《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10)。
“这就像检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只抽取没腐烂的部分检验,肯定会得出这是个好苹果的结论。”王广宾说,但疾病控制中心出具薄薄两页纸的鉴定结论,检测费用却高达2.8万元,无疑也增加了办案的成本。“从长远来说,高成本不利于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处理。”
此外,让公安机关非常头疼的是此类犯罪的侦查工作。
据侦查该案的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大郭庄派出所教导员孟洪君介绍,经销散装油的商家往往用一个油罐车把油拉到销售集散地,零售商每人几桶把油买走后各自离开。油品消耗或灭失后很难追查,这也是对邱宏革上线石某的侦查一直陷于僵局的原因。
呼吁加强地沟油源头管理
“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地办理本案,是因为在邱宏革的厂子里发现了其油品采购记录。”孟洪君介绍说,如果没有相关记录,依靠基层派出所的力量,此类案件的取证将非常困难。
为此,孟洪君建议,为食用油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的经销信息制作条形码,对运输的油罐车备案登记,以便发现问题后追查。
王广宾则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对油炸小食品的检测鉴定标准,以免再次出现“烂苹果变成好苹果”的尴尬。同时,建立专门的餐饮行业废弃用油统一回收制度,避免其再次流入市场。对于生产源头有充分证据证明是废弃油品提炼地沟油的,可以不依靠鉴定结论定案。对于流通环节中查处的地沟油,急盼出台一个确实可靠、成本较低的鉴定方法。
微微健康网:再次感觉到我们国人是“百毒不侵”,这么多黑作坊一次次挑战我们的健康底线,希望这次十八大能更加关注民生,民以食为天,这类的地沟油苏丹红事件频繁发生,这让国民何来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