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精神病患的调查标准引质疑

flower| 2012-09-28 11:06:26
阅读()
副标题

 

 

  病耻感和被歧视:精神病人的魔咒

 

  一些人怕“被精神病”,深层次问题在于长期存在的、精神病人难以摆脱的魔咒,那就是病耻感及来自外界的偏见。

 

  众多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精神病持有消极和悲观的态度。他们更多地认为精神病人的行为经常是暴力和攻击性的,具有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精神病人不能为社会做贡献,精神病没有治疗希望;社会总在回避与精神病人的接触和限制精神病人的社会活动。歧视往往造成病人和家属将疾病保密,不愿寻求必要的治疗,甚至导致失学、失业、搬家、离婚等情况。对精神病人及其家属来说,患精神病的开始也就意味着遭受歧视的开始。

 

  精神疾病的特点及其带来的生存、发展的压力,导致精神病人成为公认的自我伤害、自杀的主要人群,约占自杀未遂人群的30%-40%、自杀死亡的60%以上。上海疑似精神病患调查出台后人们所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背后,正是病耻感、偏见、歧视及其他种种心理纠结状况的现实体现。

 

  精神疾病既然是一种病,就该公正、客观、科学的加以认知,精神病人应得到尊重。放弃歧视态度、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有利于病人降低病耻感、促进医学发展,更有利于我们自己,因为任何人对精神疾病无自然免疫力,谁都可能患有精神疾病。

 

  “被精神病”并非是件容易事

 

  没有精神病或无须强制收治的人,被与之有利益冲突的家庭、单位、某些社会机构强行送往精神病院强制治疗,有人称为“被精神病”现象。“被精神病”问题偶有发生,总成为新闻热点,导致人们更加恐于与精神疾病发生联系,也影响着精神医学的发展。

 

  网上调查中,32%的人认为上海《规范》中疑似精神病的调查有干预公民人身自由之嫌,30%的人担心这会成为“被精神病”的一种途径,而回答“一不小心成了疑似精神病,是不是该避避风头?”亦达21%,足以说明“被精神病”现象对人们心理的冲击。“被精神病”不是简单的临床问题,而是严重的侵权与违法行为。许多国家将精神病人、精神卫生的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我国精神卫生法也正在国家层面的立法机构进行审议。

 

  尽管目前多数精神类疾病病因不明,不能依靠核磁共振、X光、CT、脑电图、血液化验等先进技术手段做出诊断,但有效明确的临床诊断,完全能分辨“有病”还是“无病”,学术层面完全可阻止“被精神病”的发生。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