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千万别乱用

flower| 2012-08-06 18:48:26
阅读()

  自史上最严格的限抗令正式实施后,抗生素的使用就有了具体的规定。医院使用各类药物或者抗生素需根据抗生素管理办法来实行。因此,抗生素千万别乱用!

 

  8月1日,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抗生素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管理办法对抗生素使用有哪些具体规定?医生和病人使用抗生素会受到哪些影响?两天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内各大医院和有关专家。

 

  根据卫生部的管理办法,省卫生厅上周公布了《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版)》,对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作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

 

  浙医二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王选锭作为核心专家组成员,参与制订了卫生部和卫生厅抗生素管理办法。“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级别的抗生素?医生违规使用怎么办?卫生部和我省的管理办法里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他说,办法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并规定,具有高级职称医师,可授予特殊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可授予限制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职称的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同时,特殊级抗菌药不得在门诊使用。

 

  为什么要分级管理?“一般来说,高级别的药物往往药效更好,但副作用也大,能不能用、用多少量非常考验医生水平,需要由更高职称和水平的医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个度。”王选锭说,同时,如果不严加控制抗生素滥用,其危害将更大。“比如抗葡萄球菌的‘王牌药物’万古霉素,就是一种特殊级抗菌药,皮肤化脓引发的炎症,手术后的创口感染,都能用它来解决。但如果医生根据经验想用就用,就很可能引发细菌的耐药性,就会导致药效失灵,最终无药可用。”

 

  正因为如此,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向全世界发出了这样一句警告:“抵御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管理办法还规定,医院院长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并以此作为院长和医生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卫生行政部门还要对各医院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排名并公布。医生如果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将被取消处方权。如果未按规定使用抗菌药,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责令暂停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月1日是新规定实施的第一天,记者从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省中医院、杭州市一医院等了解到,各大医院已经开始实施这一新的规定。这两天,记者在杭城各大医院看到,由于新管理办法的实施,和过去相比,医生开抗生素时明显严格了很多,抗生素的用量也开始减少。

 

  采访中发现,严格的规定,确实让医生和病人用起抗生素来感觉更加“束手束脚”一些、选择余地更小一些。比如,一些三甲医院的医务科科长担心的是,像心脏大血管手术,脑外科手术,现在规定使用2天就要停药,而以前都是要用一个星期以上的。特别是清洁手术,手术后甚至不得使用抗生素,刀口感染怎么办?此外,新办法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能选用基本药物中的抗菌药物品种,这会不会让基层病人没有合适的抗生素可以用?

 

  但事实上,这种严格的规定有百利而无一害。全国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浙医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肖永红教授说,对于这些情况,卫生部在制定办法时已经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调查,很多病人包括手术病人其实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会影响术后康复。同时,现在基本药物中可供使用的抗生素品种,和城市二级以上大医院相差不大,不可能出现无药可用的情况。

 

  此外,为保证患者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时,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应在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手续。

 

  “医生和病人都需要转变原有的一些错误观念。”王选锭呼吁说,病人和家属应主动改变用药习惯,不要以为只有最新、最贵、最多的抗生素才有效,连小感冒也要医生开抗生素,其实很多时候少用甚至不用抗生素效果会更好。“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对绝大部分的门诊病人都不会开具抗生素,输液的更少。”

 

  或许,这样一组数据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我国有80%的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每100张门诊处方有超过20张含有抗生素,国人年人均输液8瓶,居于世界第一。而在国外,住院病人的抗生素使用率只有30%,在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医院甚至买不到抗生素,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买抗生素却很难。

 

  限抗令是一项有利的管理办法,可以控制医院或者药店对患者乱开药,而医生也会遵照行为准则来做事。这样一来,也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