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性态度”相爱就可以有性
性教育
父母、学校不给力
1989年,国人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是15%,到1994年,这个数据“蹿升”至40%以上——这种变化在其他国家,大概要经历一两百年才能达到。而在《小康》杂志的报告中,当下国人有婚前性行为的比例达71.4%;仅有24.6%者不认同这一行为。
“美国波斯纳教授在《性与理性》一书中明确指出,婚前性行为将使婚后婚姻稳定性降低。”邱鸿钟说,“从我长期从事的临床咨询看,婚前性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是许多未婚青年所不了解的。其一,有些女性后来与男友分手了,不但很难接受失去贞操的事实,还可能出现抑郁等情绪障碍,甚至自杀;还有人担心,如果告诉了未来的丈夫,可能面临再次被抛弃的危险。其二,可能产生未婚先孕、流产、被传染性病等危险。其三,有些人分手后,仍怀念前男友/女友,那在婚姻中,他/她的性生活就可能受到以前性经验的干扰,由此造成不性福的隐患。”
对此,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性治疗方向)博士甄宏丽则持另一种态度:“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是全世界最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即男性22岁、女性20岁。事实上,当人们达到法定婚龄时,早已过了性心理和性生理的成熟阶段。我在荷兰进修性社会学时,当地人听说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后,认为若没有婚前性行为,是不可能的,是另类。”
彭晓辉则认为,我们应该反对的是“婚前生殖行为”,即不要“未婚生子”。一味抑制性生理行为,是对人欲的压制。因此,对于“婚前性行为”,应该采用“大禹治水”的方式,疏导分流,引导年轻人自我保护,合理宣泄欲望。
性行为
七成人有婚前性行为
现代年轻人,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大致相同。男性的性知识来源,分别是“网络”、“实践”和“读书”,普遍认为对男性很有吸引力的“毛片”列第4位。女性则更注重“实践”、“读书”和“网络”。专家们更关注的“父母教育”却排名“垫底”,仅有0.6%的男性和2.8%的女性采取这一方式。另外,通过“学校学习”性知识的男性仅为7.5%,女性为10.7%。
“我曾说过,中国99%的成年人是性盲,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性教育。这个观点到现在依然适用。”彭晓辉说,这个责任并不在年轻人本身,而在于社会、教育体系没有给大家提供正规的学习渠道,在于信息传播被堵塞了。学校、社会、家庭应该是性教育的三位一体,需要和谐、统一地结合。学校是主导,社会是宣传主体,家庭则是随机载体,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中国性学会理事、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邱鸿钟说:“在我主编的《性心理学》中就已经指出,性教育不仅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它也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密不可分,应该引起各界高度重视。但目前我国在各年龄阶段人群的性教育还非常薄弱,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和家长,对性教育的认识相当不统一。其次,性教育的内容不应仅限于性生理和生育知识,而是要将重点放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教育以及性病预防上。再次,个体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应该依不同的内容而有所不同,例如家长应该重在性别角色、性卫生、性安全、婚育的教育上,而学校应重在性别交往、人际沟通的教育;性生活的技巧则应留待结婚后的夫妻实践和继续学习较为合适。”
小编提醒,作为女性来讲,应该充分认识婚前性行为的危害,需要自尊、自重、自爱,要拒绝男方的越轨性要求,阻止婚前性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