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科渐渐“鸡肋化”

vivijk003| 2012-06-04 00:58:15
阅读()

  孩子生病了怎么办,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去医院看儿科,只是最近几年,儿科对于医院来说,反而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近期, 广州有几家医院向上级部门反映,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儿童医院,建议取消本医院的儿科。记者经调查发现,诸多综合性三甲医院把儿科作为一个放任自流的科室,若非国家规定三甲医院一定要开设儿科,许多医院可能巴不得扔掉儿科这个“烫手山芋”。

 

  独生子女时代,孩子像块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偏偏温室的花儿太娇贵,从小接触不到地气的孩子毛病多,儿科应该成为医院的显科才对。孰料,各大医院皆视为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的“鸡肋”,不可思议。

 

  5月19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挂号窗口张贴的一张“霸气告示”——“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到8个小时!如果你能等,就挂号,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被骂得狗血淋头。其实,“霸气”背后亦多无奈,僧多粥少,菩萨也难办。数据显示,我国儿科医院仅占医院总数的0.52%,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人。美国每1000 个儿童配1.45 个儿科医生,我国只有0.26 个儿科医生。

 

  医院儿科“鸡肋化”,医疗服务过度市场化“居功至伟”。儿科是“哑科”,小朋友不懂说病情,全赖医生判断,对医生专业素养要求高,连打支针都要比大人困难。医生、医院投入高,风险大,弄得不好就被“医闹”闹得鸡犬不宁;儿童发育未成熟,不宜作过多的器械检查,也不能开大剂量药方,刀不能切得太深,医院利润较薄。“赔本生意”难长久,儿科慢慢就成了“偏房”。

 

  儿科在市场化路上走得太远,导致百病丛生,需要向公益化回归。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这么多年,经济实力雄厚,刺激经济投资动辄数万亿,完全有能力拿出更多的钱,为广大的孩子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甚至可以像义务教育一样,来个“义务医疗”。

 

  微微健康网:市场化的本意是好的,只是这过程中终究避免不了一些问题的发生,无论怎么样,儿科对于孩子来说是必要存在而且必须是技艺高超的科室,希望市场化的只是经济,而不是仁心。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关键词: 儿科 健康新闻 医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