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在四川大肆收购散酒
四川多产酒世人皆知,很多酒企也喜欢到四川进酒,不过一些知名品牌酒企到四川进散酒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据媒体披露,4月25日下午三点半,贴有“洋河酒厂通行证”的车牌“苏N7221挂”的运输车开进了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郊外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包装物流中心。该车运输单标明是“散酒”,来自宜宾高县的刘振华等三个供货商,总重超4吨。
多位酒业人士称,不仅是高县,宜宾和泸州其他地区的小酒厂也为洋河股份提供大量的散酒。在高县,洋河酒厂采购散酒总量超过了4万吨。其中,宜宾地区的酒主要被洋河用于生产高档产品,经过勾兑、酒瓶包装后可以卖到数百元/瓶。
4月27日,记者欲就此事向洋河股份核实,但其董秘丛学年的办公室电话及手机均无人接听。
洋河外购基酒是“公开秘密”
白酒企业基酒的生产能力和储备量,是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洋河股份却曾坦言:由于原酒产能不足,公司的“天之蓝”、“梦之蓝”等产品曾一度出现脱销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洋河股份外购基酒已是“公开的秘密”,甚至在2009年年报中,占据洋河股份预付账款第一名的,竟然是五粮液(000858)。
“业内都知道,江苏、安徽当地的酒企大多在四川买基酒,这两年洋河的情况应该好点,毕竟在收购双沟酒业后,洋河外购基酒量有所下降,但现在洋河低端酒的基酒应该还是从四川购得”,一位券商白酒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不过,自从洋河股份从五粮液购买基酒一事被媒体曝光后,洋河股份近年的年报似乎都在刻意“回避”。但2011年中报中“宜宾玉琼商贸”的出现,再次带给了市场遐想。
“宜宾玉琼商贸很可能就是一个中转渠道,宜宾当地酒厂首先将原酒卖给它,然后它再以相同的价格卖给洋河股份。这样做的目的,第一可以避免敏感字眼直接出现在洋河股份的财务报告中,第二也避免了市场再次对洋河股份外购原酒的关注”,一位来自上海的白酒行业分析师这样分析“宜宾玉琼商贸”存在的作用。
业内评价:太急功近利
洋河股份在推出蓝色经典系列以来,便被披上高端的外衣。由于不惜巨资广告投入,终端市场反应积极。鉴于此,洋河股份曾表示,白酒行业未来的竞争将是高端化竞争,而公司的努力方向则是做大做强高端品牌,占领高端市场以实现全国化。
但白酒营销专家王天伟却认为,洋河股份隶属国内二线白酒生产商,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市场影响力均难以与茅台、五粮液抗衡,想走高端路线本身没有问题,但洋河股份底子并不厚,其高调宣称的高端路线有“王婆卖瓜之嫌”。
白酒营销专家卢旭认为,虽然高端路线是未来的趋势,但洋河股份过于急功近利,通过包装蓝色经典意图使之在短期内媲美茅台、五粮液,浮躁之心不言而喻。
洋河高端产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洋河速度”会不会被品质拖累?记者致电洋河北京分公司相关人士,对方否认了这一说法,只是强调洋河属于绵柔口感,高而不烈,比较柔和,和其他高端白酒不是一个类型,没有可比性。
本地连线
高调洋河低调应对
“一夜成名”用来形容洋河再恰当不过。独特的营销方式,让洋河走上了快速扩张之路。记者查阅洋河股份财报后发现,自2008年起洋河用于广告促销的费用就迅猛增长,2008年至2010年,洋河投入的广告促销费用分别为1.07亿元、1.43亿元和4.35亿元。
面对媒体对洋河收购“散酒”的报道,通过广告营销十分高调打开市场的洋河异常地沉默。洋河不但没有发布任何官方消息,对该事件作出澄清,甚至连上市公司洋河股份董秘的电话都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而记者试图联系洋河四川办事处主任,其电话也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值得玩味的是,该篇报道半天时间便在网络上销声匿迹。记者发现,相关媒体的报道昨日见报后,包括各大门户网站、专业财经网站在内均第一时间在显著位置转载了该篇报道,但昨日下午5时,记者试图再次查阅相关报道时,却难以找到。
微微健康网:编者认为,很多大型酒企都是不可能自己产所有的酒的,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进散酒重新包装后再出售,因此,四川的散酒才会如此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