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何成了比拼钱财的节日?

jswei69| 2012-04-05 22:36:38
阅读()

  这是一个乱象的社会,我们没钱买车,就给死去的人买车,没钱买别墅就给死去的人买别墅,然后就是飞机潜艇,就差没有航空母舰了。一个原本是缅怀先人的节日,为何成了比拼钱财的日子?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一些价格不菲的纸糊“手机”“别墅”“飞机”“越野车”等新潮祭品纷纷上市,掀起“厚祭”之风。不仅如此,在一些地区,办一个丧礼花费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元,摆流水席、唱大戏、购买或自建豪华墓穴等等,可谓挥金如土。大操大办的豪华丧葬祭奠,难见肃穆庄重的气氛,散发出浓浓的金钱味道。

 

  在一个普通的殡葬礼仪师眼中,是什么催生了如今的殡葬乱象、“厚祭”之风?“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究竟该如何传承传统殡葬文化?现代人又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孝道,寄托哀思呢?

 

  姜笑,名字中带“笑”,但却干着跟“哭”有关的工作:北京市大兴区殡仪馆的殡葬礼仪师,工作地点被他称为“上帝驻大兴办事处”。因为每天和死打交道,姜笑说,他们比常人看得透,也更懂得生活。做了14年的殡葬行业,姜笑觉得,人们越来越注重葬礼的形式,花的钱越来越多,可情味儿却越来越少了。媒体上铺天盖地充斥对殡葬行业暴利的批评,可催生暴利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大把砸钱才能表达自己的哀思呢?拿钱表达悲哀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悲哀。

 

  姜笑:现在都在说殡葬暴利,就拿北京来说,一百块钱一个的骨灰盒,那个质量是很好的,只是素雅一点,样式也很多,可为什么很多人不选这一百的,偏要选那几千的?骨灰盒是什么?是一个容器,不要把骨灰盒赋予过多的意义。现在有很多种心理,攀比、炫富、还有不舍。难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确实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留着钱干嘛?花吧!但是虽然花了钱,却没有求得心态的平和。

 

  若以“厚葬厚祭”来体现孝心,是对传统孝文化的误读,但是薄的是程序,不该是亲情。姜笑感慨现在一切太快了,连亲人的逝去也不曾让我们放慢脚步,葬礼有人提供全程的套餐服务,就连逝者的生平、悼词也专人代劳。每个逝者都有不同的故事,又有多少人能在最后一程静静听一听呢?

 

  姜笑:一般是母亲就写“含辛茹苦把子女抚育成人”,父亲就是“挑起家庭的重担”,很多都是大套词,换个名字就能使。我之前把这个悼词给家属看了一眼,家属就觉得不是特别好,一了解才知道,这是后妈,和父亲结婚没几年,确实不存在养育儿女,主要是照顾父亲了。所以我们还是主张家属自己说,哪怕说一句,比如对父亲说:“到天堂与母亲安息”也是好的。

 

  姜笑说,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父母去世了,儿女能做的究竟是什么?去年,姜笑自费去台湾考察了一次殡葬业,参加的一次葬礼让他印象深刻:

 

  姜笑:这个父亲叫阿郎,在街口有个豆花摊,每天一碗一碗的豆花卖。葬礼头一天,儿子开始磨豆子、做豆花,忙活了一宿。告别仪式上,子女分别讲“我印象中父亲是什么样的人,这个豆花是什么样”。大家听着眼含热泪,吃着豆花送别老人,实际上是在品味老人的一生。

 

  很多人都问姜笑,怎么做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姜笑的回答很简单:就像照顾自己新出生的孩子那样去送老人最后一程:

 

  姜笑:一个婴儿的出生该做些什么,那么一个老人的去世您也做些什么,打上一盆净水,最后为老人净净面,告诉他,您安心上路,母亲我会照顾好,默默陪她两三个小时,不要那么着急的就把老人立刻推走。至于您在这期间花多少钱,这无所谓。我总建议,老人生前的羊绒衫、羊毛衫、各种衣服,你们要是能穿就留着当个念想,不脏,别觉得有什么不好。老人留下的一件羊毛衫你穿在身上,你没有一种老人把你抱在怀里的感觉吗?

 

  在一首名为《请放慢送行的脚步》的诗中,姜笑以逝去者的口吻写到:

 

  姜笑:不用张罗鲜花素裹、佳肴琼浆,免去寒暄客套、迎来送往。你只要静静的陪在我的身旁。在陪伴我的日子里,你已对我倾诉心伤,今后彼此思念时,回忆起的都将是那美好的时光。

 

  编者:这是一个物质横流的社会,当我们面对着死去的先人都想着怎么赚钱,怎么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少钱的时候,清明节就已经失去了其真实的意义。我们不反对给死去的先人好一点的纸钱,但是如果我们连航空母舰都为他们买了,而你自己的孩子却衣不蔽体,在天上上的先人会作何感想?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