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驾”甚于“酒驾” 开车前莫服用镇咳镇痛药
镇咳、镇痛药
最危险
上述那份调查还表明:吃抗抑郁药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
南京的王先生驾车上路了,不知怎么回事,他发现交通标志突然消失了。这时,一辆迎面而来的汽车在他眼前一晃,而他一下子晕了……事故就这样发生了。原来,他这几天头痛咳嗽,服用了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和止痛药。
可待因是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
其他镇咳药,如“咳必清”、 “咳快好”等,也是中枢性镇咳药,有致疲劳倦怠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
其他镇痛药呢?有吗啡、盐酸古碱等,作用于中枢神经,会让人产生幻觉,精神松怠、平衡感丧失等。
另外,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如,安定、氯硝安定、佳静安定等苯二氮药物,该类药物也常用于抗焦虑药。
苯巴比妥,偶尔用于顽固性失眠,但醒后往往有疲倦和嗜睡等后遗效应,并且可持续多日,停药后短时间内也不宜驾车。
中药呢?中药成分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常见失眠、情绪不安、眩晕、头痛和心悸等不良反应症状,也需注意。
降压和降糖药
榜上有名
降压药和降糖药对驾驶的影响,与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有本质上的不同。
降压药:
降压药造成的问题是降压药选用不当。如,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会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而新型降压药物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再则,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这时应慎重驾车。
降糖药:
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或偶然因素引起的低血糖,也会影响驾车安全。因此,驾车时,要谨防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
各类降糖药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潜力,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多见。若在饥饿状态下用药更容易出现问题。
消渴丸中,含有西药成分格列本脲(优降糖),虽然剂量不大,但格列本脲降糖作用很强,仍然具有诱发低血糖反应的潜力。
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开车。如果必须开车,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药。
保健品也会
引发“药驾”
保健品中的褪黑素(脑白金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各国都规定驾车和机械操作者不可服用。在欧洲甚至不准作为保健品销售。
中药天麻也常作为保健品使用,其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
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在生病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如果生病了必须服药怎么办?有专家提醒,请注意以下几点——
1.看病时,主动表明身份:“我是司机”或“我开车上班”。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对于普通常见感冒,最好选用中成药,或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
据知,美国在2010年时,已有37个州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
2.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或是商品标签,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
在法国,根据药品对司机驾驶能力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并要求药厂在药盒上以不同颜色标识,警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
3.不可超剂量用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若自己买药吃,种类越少越好。
4.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要减半量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
5.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再开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