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抗医托新招:出警示牌

jswei69| 2011-12-31 11:51:20
阅读()

  近年来,各地都有不少报道,医托让患者和家属吃尽了“苦头”,从医院到公安部门,也在为打击医托绞尽了脑汁。

 

  但2月底,记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楼前看到一块牌子让人心头一热,上面白底蓝字赫然提醒“三招识医托”:第一招:与人套近乎。为取得病人的信任,“医托”一般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身份,与病人套近乎。第二招:诉说假经历。取得病人的信任后,“医托”接着以“亲身经历”谎称大医院不但贵而且治不好,某某医院某某教授是治这种病的专家,便宜有疗效,将病人骗至目的地。第三招:用高价药骗钱。在诊室,与“医托”联手的“医生”开出一些十分普通便宜的中草药,以高价卖给病人。

 

  一位快70岁的吴大妈告诉记者,她是从江苏来北京看病的。记者问是否注意到这块警示牌时,吴大妈说,一进医院大门就看见了,特别显眼。“医院把识别医托的方法写得清清楚楚,我们这些老年人就不会上当了。”吴大妈说。家住花园路带母亲来看病的张先生风趣地说,“医托”一进医院门,就看到这么大一块牌子,还不得觉得自己还没骗人就撞上了警察。

 

  “以前,我们真遇上过患者拎着两三千块钱的没用的中草药来投诉的情况。”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保卫处处长巨睦说。医托惯于在医院间流窜,很难抓住他们欺骗患者的确凿证据。最早的医托还会亲自领着患者去“看病”,后来就把地址和电话给患者,让患者自己去,这加大了打击的难度。而且医院没有执法权,看着医托行骗,患者投诉,医院也挺着急。“我们分析了多名患者受骗的经历后发现,防范意识缺失是主要原因。”巨睦说,于是,医院在2005年把医托行骗伎俩分步骤贴在了警示牌上,帮人提高警觉。“不少患者就医前都会先找某领域的专家,因此,我们特意把警示牌竖在专家出诊时间表牌子旁边。”巨睦说,现在医托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

 

  不过,巨睦也提醒患者和家属,对医托的防范仍不能放松。“医托主要的行骗对象是外地来京看病的患者。”巨睦说,外地人通常认为北京好医院多,但却搞不清楚究竟哪些医院是真好。医托就是看中了外地患者这种心理。另外,医托盯着的另一个群体就是慢性病患者。

 

  巨睦介绍,保卫处工作人员巡视时,会注意扎堆长时间聊天的人群。如发现异常,怀疑医托行骗,工作人员会主动劝告患者到医院咨询台询问就诊事宜。另外,工作人员还会告知外地患者,看病就要去正规医院。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关键词: 医托 医院警示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