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新国标为何会倒退?
多名曾经参与标准制订讨论会的奶业专家近日表示,乳品新国标初稿由一些乳品企业起草。而其中两项关键数据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这关键性标准在国标出台前被“莫名”推翻,在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社会背景下,所谓新国标“倒退25年”的说法始终沸沸扬扬。
送审稿提出的标准是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而此后正式公布的方案,菌落放宽到200万个,蛋白质降低到2.8克。至于送审稿在哪个环节发生改动,为什么改动,专家们均表示不清楚。在三聚氰胺阴霾尚存的当下,相关部门不仅不回应消费者质疑,不想办法提高乳品标准,反而让乳企自己起草乳品国标,在奶业专家不知情的情况下,推翻送审稿,大幅降低乳品标准,导致中国乳品标准全球最差。中国乳品标准如此之低,乳品质量如何保证?消费者如何放心?监管部门与乳企的社会责任感何在?
令人失望的是,处于舆论漩涡的中国大型乳企不拿出诚意自证清白,却集体保持沉默,把头埋进沙子里做鸵鸟,对汹涌的舆情充耳不闻。或许奶业专家说的是事实,戳到了乳企的痛处,几大乳企无言以对;或许乳企根本不屑于回应质疑:我就这标准,我就这态度,你爱买不买,爱喝不喝。
乳企或许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做鸵鸟,而相关部门躲在民意的背后打酱油,保持失语状态,更令人失望。如果相关部门不对乳品新国标“倒退”作出解释,不拿出行动督促中国乳企提高质量,消除消费者疑问,消费者恐怕只会用脚投票。穷人喝不起牛奶,经济条件稍好的消费者奔洋奶粉而去。最后会造成多输的局面:监管部门自废武功、自伤公信,中国乳企把市场拱手让人,消费者经济负担增加。
在喧嚣的洋奶粉涨价漩涡中,价格相对低廉本是国产奶粉的优势竞争筹码。然而,中国乳企不知道抓住洋奶粉涨价的契机,拿出诚意与行动,加强行业自律,从奶源到生产、销售诸环节严格把关,振兴中国乳业,重新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夺回市场。反而自我感觉良好,自降乳品质量标准,一门心思做傲慢的鸵鸟,漠视如潮的质疑声音,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